欢迎光临汇报书
当前位置:和记娱乐网页-和记娱乐平台 > 报告范文 > 社会报告 > 农村报告

农村安全报告15篇-和记娱乐网页

发布时间:2022-09-10 12:44:02 查看人数:90

【导语】农村安全报告怎么写好?本为精选了15篇优秀的安全农村报告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村安全报告,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农村安全报告

【第1篇】农村儿童小食品消费安全调研报告

目前,农村食品市场受经营条件、消费观念和监管力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多安全问题。近期,江夏区工商局对辖区农村校园周边流通环节食品(小食品)经营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在对该区14所中小学(含幼儿园)周边的75家涉及小食品经营户的证照、自律制度建立、小食品品种及质量、经营环境等综合调查后认为:应加大巡查力度,采取针对性监管的方式,进一步强化校园周边小食品监管工作。

一、农村儿童食品安全消费现状

(一)经营者多以流动摊贩、闲散农户为主。农村日常消费方式以集中消费为主,儿童习惯在场镇和农村小食杂店就近购买食品。经调查,农村市场销售的小食品,近60%源于流动摊贩,无固定营业场所。而闲散农户利用自有房屋开展经营活动,闲时经营、农忙时关门,比较分散、偏僻,经营形式不固定,无证无照多。30xx年第一季度,江夏分局在对辖区纸坊街、郑店街、乌龙泉街的城边村、城中村,涉及小食品经营户的专项检查中,证照齐全的130户,证照齐全率为95%,同比往年证照齐全率的80%有较大幅度提升,且无证照经营多为无经营门点流动商贩。

(二)食品质量低。经相关部门抽检,农村市场上的果冻、汽水、油炸食品等普遍存在着蛋白质、维生素等含量偏低,糖精、甜糖素、致病菌指数、防腐剂、色素、香精超标,特别是滥用添加剂的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影响少年儿童身体健康。一些儿童小食品属于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的“三无产品”,有些经营户甚至将过期的食品销售给儿童。巡查中发现,乡村校园周边小食品一是来源没有保障,小食品进货渠道表现为“多、乱、杂”;二是包装粗糙、不严密,食品和小玩具混装,容易使小食品造成的二次污染。

(三)包装以散装、裸装为主。多数为小作坊、小厂生产的售价为0.5元—1元的散装、裸装食品。有些没有任何防护措施,饱受沙尘和蚊蝇的侵袭,卫生状况堪忧;有些包装简陋,用质量低劣的塑料袋或塑料瓶包装,且有些反复利用,对儿童身体健康的潜在危害较大。而且与其他商品摆放一处,有的甚至将食品与蚊香、杀虫驱蚊剂等日化用品混放,食品与玩具混装,对食品形成污染隐患。由于储存意识匮乏,长时间暴露在强烈日光和高温环境下造成儿童食品加速变质。而这些过期、变质食品却以“廉价让利”的形式出现,迎合了儿童口味和消费水平。

(四)儿童及监护人的食品安全意识差。许多儿童根本不会顾及食品安全、卫生,拿着就吃、打开就喝。由祖辈(空巢老人)监护的留守儿童约占90%,监护人年龄大、食品消费安全意识淡薄,只是盲目地满足儿童的需求,没有索要发票的习惯,即使买到了不合格食品也是自认倒霉,不了了之,缺乏维权意识。而处在小学生年龄段的儿童在法律定义上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群,是不具备分辨是非能力的,对事物的认识感性较多。一是小食品外包装印制图案鲜艳,名称对儿童极具诱惑性,如“红烧牛排”、“加州烧鸡”、“松骨脆脆香”等;二是混装在食品里的小玩具为儿童所喜爱,但这种混装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却一无所知;三是儿童的消费能力较低。重价格、轻质量是目前小学生消费的普遍心理,廉价食品有滋生土壤,导致生产成本绝对低廉的假冒伪劣食品接踵而至。

二、农村儿童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的原因

(一)社会关注度不高。近年来,城市食品安全问题倍受关注,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但对农村特别是留守儿童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度不高。相关部门对留守儿童情感关注度高,心灵慰藉多,但对儿童身体健康成长关注不多。

(二)经营者道德缺失。一些小企业、“三无”小作坊瞅准农村市场“需求”,以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牟利为目的,追求利益最大化。批发商和零售商只图价格便宜、销路旺盛,不注重查验食品质量,使一些的价低劣质的“三无”产品充斥农村市场。

(三)安全意识淡薄。农村90%以上留守儿童每天都有2元—5元不等的零花钱,而假冒伪劣产品以其超低价格、刺激口味深受他们喜欢。加之监护人素质不高,维权意识淡薄,几乎没有查验相关证照和索要销售发票的意识,“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误导性消费观念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饮食习惯。

(四)监管执法力量薄弱。长期以来,由于执法部门人员少,监管范围广,且都处在中心场镇,疏忽了农村地区,监管频率和质量不到位。加之摊贩和闲散农户多半为无证无照经营,流动性大、随意性强、隐蔽性大,导致执法者监管难,消费者事后维权难。且各职能部门在执法过程中沟通协调不够、执法合力不强,容易出现交叉执法、重复监管和空白地带,出现“都该管,都不管”的相互推诿现象,给问题小食品得以生存的空间。

三、农村留守儿童食品安全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一)加大农村地区食品安全宣传普及教育力度,提高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的安全维权意识。学校是食品安全宣传普及教育的主阵地。以幼儿园、中小学为主,开设专门的食品安全消费教育课程,纳入正规的学校教育课程体系,将健康安全消费知识理念植入人心。同时,工商部门加强与学校的合作,成立校园维权志愿小组。由具有一定维权知识、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的学生担任小组成员,及时反映问题,开展食品维权知识的讨论和交流,发挥团队力量自觉维护合法权益。营造“工商主抓、师生参与、社会(家长)支持”的工商、学校、社会联动的良好工作氛围,通过面对面生动形象地讲解演示、图文并茂地知识呈现,引导学生通过“看、闻、问”识别假冒伪劣食品,拒绝“垃圾食品”,不购买、不食用不安全、不卫生的食品,自觉抵制假冒伪劣食品和“三无”食品,养成正确的消费习惯和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经营者加强自律,从源头上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基层工商部门要在当地村干部和村氏的协助下,摸清流动摊贩及闲散农户的资料,通过广泛宣传、强化培训监管、行政指导“三到位”,深入贯彻食品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与食品经营者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食品安全经营承诺书”,指导其建立健全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以食品批发市场、批发户、集贸市场和食品经营企业为重点,大力引导监督食品经营者建立和落实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账、质量承诺,不合格食品退市以及市场开办者质量管理责任等自律制度,强化其质量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其自查自纠、自检自管的能力,从源头上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三)整合执法力量,填补监管空白。实行“包村包点”,构筑农村食品安全组织保障体系。由政府牵头,联合质监、药监、工商、卫生等基层执法部门,监管干部沉下去,与辖区行政村群众加强联系,分区划片,包村包点。大力开展农村维权联络点建设,充分发挥农村“12315”维权联络员熟悉本地情况、信息渠道面广的优势,与基层工商所一道共同构筑农村食品安全联防联守、综合治理的第一道防线,实现监管覆盖全区域。

(四)加大监管处罚力度,规范商家经营行为。一是全面清理整顿农村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资格,严格市场主体准入。全面调查摸排农村食品的供货商(送货商、批发商),搞清进货渠道,督促检查供货商建立并落实索证索票和购销台账制度,并对其建档跟踪管理。二是以“六查六看”为重点,加强农村食品市场日常监管和巡查。有关检查、督查和巡查情况要有方案、有工作小结、有相关检查和巡查记录,市场巡查记录上必须有被检查人或见证人签字。通过巡查和专项检查,及时查处无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过期变质食品、“三无”食品和在食品中掺杂使假等违法行为。三是集中整治与质量监测相结合。要采取集中整治与商品质量监测、食品快速检测相结合方式,加大农村食品质量监测和快速检测力度,及时进行消费引导和提示。要根据消费者投诉举报线索,加大对投诉举报食品的检查力度,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定向抽样检验。四是进一步狠抓大要案件的查处。要加大查办案件的力度,在重要时段集中查处和曝光一批食品违法典型案件,追根溯源,一查到底,触犯刑律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震慑违法分子。

(五)完善数据信息,实行分类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小食品“黑名单”数据库信息,根据小食品所标示的厂名、厂址相对单一的特点(如标注产地多为湖南长沙、重庆、郑州等地,一个地区通常涵盖了数十种小食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从查证厂名厂址入手。在日常检查中有针对性地提取小食品样品并汇总归类,将生产厂家信息以调查证明函件的形式邮寄当地工商部门配合查验真伪,及时将查证回复函件分文别类,形成原始的证据材料予以保存。二是从商品条形码、认证标识入手。通过提取小食品样品,将小食品样品综合信息反馈质监部门,由质监部门鉴定并出具具有法定效力鉴定报告。三是将提取小食品样品送交卫生防疫部门,对小食品卫生状况的综合指标予以评估和认定。最后,通过将上述方法取得的法定证明文件(虚假的厂名厂址、假冒认证标识、卫生状况等)进行信息汇总,登记造册,形成小食品“黑名单”数据信息,各基层工商所在监管中就能“对号入座”、有据可查,提高实际可操作性,并及时将小食品“黑名单”通报给批发商所在地工商部门,实现“资源共享、追源截流”,切实促进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落实到位。

(六)立足工商职能,落实责任追究机制。严把食品经营主体准入关,结合年检验照工作,清理规范主体资格,切实做到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合法有效。按照“网格化”巡查要求,制定细化考核标准,完善分局与基层所、基层所与管理员、管理员与责任区食品经营户之间的三级食品安全责任网络,全面签订“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书”,将监管责任落实到每位“网格”责任人,落实责任追究机制,对食品中掺杂使假、过期霉变和利用化工原料加工有毒有害食品等违法行为监管保持高压态势,确保责任区监管推行到位。

(七)增强执法效能,构建长效机制。继续引导和督促食品经营者建立和落实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账、协议准入、质量承诺、不合格食品退市等自律制度,严格食品经营者质量管理责任,切实向学生消费者负责。对劣质小食品采取“露头就打”原则,积极加强与卫生、质检、食药监、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明确责任、通力合作、达成共识、各司其职,建立重大食品安全案件查处通报机制,完善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执法网络,整合执法资源,增强执法效能。努力做到源头治理与市场巡查相结合,日常检查与预警应急处置相结合,教育警示与加大案件查处相结合,行政执法与部门协助相结合,集中整治与长效监管相结合,努力营造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消费环境.........

【第2篇】关于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水是生命之源、民生之本。据统计,在发展中国家8%的疾病是由饮水不安全造成的,全世界每年因饮水安全得不到保障而死亡的人数超过800万之多。可见,饮水安全对保障和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何等重要。

为全面掌握全县农村群众饮用水现状,促进全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顺利推进,我们深入乡(镇)、村(屯),实地视察了我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县水利局和乡(镇)关于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情况的说明,对我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为实施好今后的工程建设总结了经验,提出了建议。

一、全县农村安全饮用水现状

我县农村常驻人口22.4万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关系农村常驻人口的身体健康。我县农村饮用水水源主要为地下水,地下水水源较为充足。在我县的农村饮用水水源中,水质情况不容乐观,部分村屯水质铁锰招标、水源污染。

二、全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总体情况

20**年至20**年建设饮水安全工程**5处,20**年建设饮水安全工程**处,20**年建设饮水安全工程**处,20**年建设饮水安全工程31处,20**年建设饮水安全工程49处,20**年建设饮水安全工程35处,20**年建设饮水安全工程17处,20**年建设饮水安全工程9处。建设的饮水安全工程全部为地下水源井取水,取第四第水,水量充足,但部分村屯水质铁锰超标。

截止到20**年底,我县共解决高氟水、污染水、锰铁超标等农村饮水不安全的村屯325个,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25处,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7.51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78%,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

截至目前,全县农村还有部分地区由于村屯小、分布零散,地方配套资金较大等原因没有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三、全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维护情况

由于自然灾害、缺少建设资金及维修养护资金、建后管理不善等多方面原因,导致一部分饮水安全工程停用。现有**0处饮水安全工程已停用,其中:20**年冻层深度达到2.6米,使管网冻坏46处;缺少电力设备配套资金**处;水质铁锰超标45处;管理工作不到位、运行经费不足、农民自家有小深井等停用18处。仅2**处工程正常使用,全县农村饮用安全水的人数不足**万人,占农村实施安全饮水工程总人数的 80%,占全县农村常驻总人口的62.5%。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利用率正在逐年呈下降趋势。

四、在工程建设及运行维护中县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建设责任。加强领导是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重要保证。县里专门成立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纳入政府任期目标责任制,建立了县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副县长为项目责任人的责任制度。发展和改革局、财政局、水利局、扶贫办、卫生局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分工明确,紧密配合。项目辖区各乡(镇)场作为项目实施责任主体,乡(镇)场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副乡(镇)场长为项目责任人,按县里统一规划和部署,加强了组织领导,强化了保证措施,落实责任,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顺利实施。

(二)切实真抓实干,取得显著成绩。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是一项涉及面广、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长期社会系统工程。县政府及水利部门通过制定规划、加强管理、搞好服务、发动群众等各项措施,连续多年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工作重点,先后解决了全县285个村屯饮水安全问题,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工作成效。

(三)严格项目管理,保证顺利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民心工程,工程的实施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县政府及水利部门多年来想方设法,积极包装项目,主动争取上级支持,努力使各项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同时,管好用好国家和省专项补助资金,按要求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并积极探索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体系,动员受益群众积极自筹,有效地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在安全饮水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严把工程质量关。对规划的设计评审、施工队伍的选择、施工材料设备的采购、工程质量的监督、工程的竣工验收等方面实行全方位的监督,确保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建设工期。

五、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新建工程自筹资金难度加大。20**年以来,中央、省和市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非常重视,加大工程建设力度,使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取得了显著效果。农村饮水工程是按村屯人口多少拨付资金,我县农村村屯人口较少,并且村屯相距较远,增加了自筹资金额度。我县乡(镇)、村屯财力不足,在建工程难度加大。

(二)农户认识存在误区。一是大部分群众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当做是政府的一种福利,认为这都是政府的事情,投工、投劳、投资等建设、管理的问题与自己没多大关系,单纯依赖政府,存在“等、靠、要”思想。有的群众还把自来水当成“福利水”,不愿意尽义务;二是一部分群众认为农村安全饮用水只能满足农户日常生活用水,畜禽及部分生产用水还得靠农户自掘深井解决,实用性不强;三是还有个别群众对安全饮水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农村饮水中存在的问题和危害满不在乎。这些在农户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和滞后观念制约着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管理和发展。

(三)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不够重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项目主要由各乡(镇)场协调申报、水利部门组织实施。项目工程建成后,乡(镇)场和职能部门一般都认为完成了事,对后期管理运作没有过多指导干预,缺乏有效运行的长效机制,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绝大多数只简单地交由村集体管理,管理存在多样化,没有统一形成良好的运管机制。在村级财力不足、精力有限,乡(镇)场和职能部门扶持不到位的情况下,已经实施完成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正在逐年走向半瘫痪或瘫痪状态。

除上述因素外,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由于设计、施工等问题,有的供水管道深埋不够,不能完全抵御严寒,致使寒冬出现冰冻现象,无法供水;部分村屯实现不了全天候供水,只能是定时段供水,农民在农忙时节往往错过供水时段或需要留专人在家蓄水,不方便生产、生活;有的村屯小、分布零散,独立运转经费不足。

六、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维护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程使用率低,部分工程停用。我县20**-20**年共建饮水工程285处,正常运行202处,未运行和无法运行83处。一是农民对改水缺乏认识,由于自家中备有民用井,即使是工程完好,也不情愿交纳供水费用,村委会又没有免费供水的条件,工程因此停用;二是工程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提水设备或管网出现损坏,无人管理及组织维修;三是由于20**年冬季我县遭遇了历史罕见的低温冻害,20**-20**年工程采用upvc管材安装的供水管网因冻管道胀裂,无法运行的比较多,只能进行管网更新改造;四是20**年以前所建工程严重老化,年久失修,又缺少重建自筹资金;五是部分工程水质铁锰超标,缺少上除铁锰设备的资金,部分工程即使有水处理设备群众也不用,至使水质仍然超标;六是部分工程由于缺少自筹资金,工程未完工。

(二)资金短缺,运行管理机制不健全。一是工程建成后,交于乡(镇)村管理,由于乡村财力困难,无法筹措启动资金,工作无法开展。二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国家投资、省级配套资金、县级以下配套资金有一定的比例,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主要依靠国家投资,对于这种带有公益性的工程,没有一定的管理费用作保证。三是管理人员的报酬难以维持,目前,我县管理人员报酬主要来自供水水价差价来维持,在当前用水量偏低、水价偏低的情况下,很难维持工程的运行。

七、对工程建设及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维护的几点建议

(一)对工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安全饮水、节约用水、健康用水的意识,增强群众节水意识,教育农民牢固树立水是商品的意识,不断提高工程效益,以点带面,广泛宣传,加大安全饮水工作宣传力度,推动工程运行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二是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利用国家逐年加大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投资力度的有利契机,调动多方面的积极因素,建立财政投入和社会融资相结合的投融资体制,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加大项目和资金的争取力度。地方政府配套资金采取政府支持,社会引资及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多种方式扩大资金来源。

三是做好工程建设规划。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前,充分考虑建设地的环境、气候和土质等条件,既要满足当地农民用水的需要,又要保证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可以长期安全运行,提高使用率。

四是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工程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农户的身体健康。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的规划、设计要与社会发展相协调,水源的选择及供水形式应因地制宜,工程施工要确保工程工期及质量,建后管理保征良性循环。在建设中,要不断完善监管体系,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

(二)对工程运行维护的几点建议。

一是建立水质监测体系。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工作,安排必要的经费,配备相应的人员和设备,保证水质监测数据的准确。

二是完善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管理机制。进一步探索和总结已建安全饮水工程有效管理模式,克服以往“重建轻管”的思想,按照“修一处工程,明晰一处产权,核定一个合理水价,服务一方群众”的目标,根据工程管理运行情况,建立统一管理机制,理顺产权关系,确定供水工程所有权属、经营权属,做到有管理站、有技术档案、有水源保护设施和工程保护措施,建立日常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主体和管理责任。成立专门机构,投入一定的维修养护资金。加强对已建工程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技能,以适应管理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不断转变管理理念,提高服务水平,切实保证农民饮水安全,真正达到工程良性运行的目的。在管理中,可以参照有线电视或电业管理模式。管理责任主体以乡镇水管站为主,管理维修收费一条龙。这样,不但便于管理,也可以弥补屯小、人口少运转费用不足问题。还可以缩减人员开支,又可以增加水管站工作经费。同时,水管站依托上级职能主管部门,便于协调。另外,还可以吸纳社会资金参与管理。采取个人承包或租赁等经营方式。同时考虑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有其公益性的特点,也不能完全市场化,不能以营利为目的,所以政府在调控水价的前提下,只从收费中提留一部分作为饮水安全运行维护专项经费。大的维修改进项目由镇村两级协助承担。个人承包或租赁经营的好处是从管理到经营上群众容易接受,便于群众监督,服务质量能够提高, 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第3篇】关于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调研报告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事关农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做好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为了深入了解我市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情况,做好市政协十一届十七次常委会专题议政前的各项工作,7月21日,市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常委、委员,对我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银川市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中部,属典型的中温带性气候,年均降雨量210mm,蒸发量达2000mm。尽管银川平原引用黄河水自流灌溉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地表水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被誉为“塞上江南”,可是仍有部分地区地下水资源量少质差,浅层地下水含氟、砷、细菌超标,不能作为饮用水。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精神,切实加强农村人畜饮水工作力度,组织实施了农村饮水解困、氟砷病改水和农村饮水安全等项目,一大批农村饮水工程发挥了良好工程效益和社会效益,解决了农民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按照供水水质、生活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和水源保证率等四项饮水安全指标评判,2022年底,我市农村饮水安全人口达到50.2万人,占农村总人口65.2万人的77%。

就目前看,我市基本构建起农村饮水安全供水管网体系,推行了农村规模化供水,试行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实现了农村供水入户。基本构建起农村饮水管理体系,由各县市区农村供水管理总站负责监督和指导本辖区人饮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供水水价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让广大群众得到最大的实惠。据测算,平均水价在2元/立方米,户均月水费支出在10元左右,国家发改委中资公司开展的饮水安全中期评估显示,我市农村群众对饮水安全工程的满意率达到96%。

今年是我市连续第四年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列为为民办的10件实事之一,提出了年内在全区率先基本实现农村饮水全覆盖的目标任务,以显示市委政府“保障民生、惠及群众”的信心和决心。经过市水务局的积极协调和争取,今年确定了9大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批复解决24万人的饮水问题,其中解决不安全饮水人口15万人,改善提高饮水标准9万人。已下达批复开工建设的四项工程是贺兰洪广常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永宁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灵武梧桐树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灵武郝家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四项工程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12.2万人,饮水受益人口18.9 万人。批复总投资8846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475万元,自治区财政投资1062万元,剩余4309万元由银川市和各县市区财政配套及农户自筹。目前,贺兰、永宁、灵武的4项工程已经开工建设,三区和贺兰县习岗人饮项目也在积极协调下达批复, 8月5日前全部开工建设。

兴庆区大兴镇塔桥村饮水安全工程被列为市政协今年的1号提案,在市水务局、市自来水公司、市建设局、兴庆区的共同努力下,目前,从六盘山路延伸至长塔路的管道埋设基本完成,往东由兴庆区水务局负责的长塔路至塔桥村管线铺设工作,待人饮方案批复后,即可招标实施,预计9月底完工。市自来水公司承诺,该工程完成后,村民用水实现同网同水质,并给予一年的优惠水价。一年后实行同网同价,按照供水标准服务。

二、主要问题

(一)建设项目尚有一定的资金缺口。一是饮水安全项目解决的人口从15万人增加辐射受益人口到24万人,这其中增加的资金不仅有国拨资金的缺口,还有市、县两级配套的资金缺口和农户自筹资金,这笔缺口资金在预算中是没有的。二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移民吊庄地区群众拿不出足额的自筹资金,其它县市区的贫困户、特困户的自筹资金难以落实,成为自筹资金缺口的重点。同时,吊庄群众和贫困户今后的水费也成为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三是工程的不可预见费较大。管沟开挖时需要占青苗,破坏现有的柏油(水泥)路面,挖断部分地埋电线光缆,恢复路面、线路以及青苗补偿的资金无处落实。

(二)工程建设保障方面困难重重。主要表现在:一是项目工程任务艰巨,施工条件复杂。工程点多、面广、线长,且前期需要协调供电、公路、铁路、园林、通讯等多个部门,协调工作量大、协调起来也比较困难。二是宣传动员难度大。部分群众思想观念落后,认为自家手压井(地表水)使用方便,对集中安装自来水,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也有“等靠要”的想法,直接影响工程进度。三是有的县市区财政困难,自筹资金难以落实。

(三)运行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农村供水电价不统一。有的县市区执行0.478元/千瓦时的电价,没有按照自治区有关规定执行。因电价高,导致水费高、水费难收缴等连锁反应。二是技术力量匮乏,难以适应当前工作需要。随着农村饮水工程的深入实施,三区的工程技术人员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供水工作需求,人员和技术力量成为农村饮水工程顺利实施的“瓶颈”。

三、对策建议

水是生命之源,安全饮水是人民群众生存的基本要求。农村饮水安全是当前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保障农民饮水安全,维护农民生命健康刻不容缓。为此,调研组提出以下建议:

1、着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当前和今后,应着力解决进度迟缓、工作不力的问题。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形成强大的宣传态势和声势,争取项目区群众的广泛支持与参与,让农民群众明白这是他们自己的事,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力争年内完成市上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二是加大领导责任力度。各县市区应成立工作领导班子,具体落实领导、技术、管理责任,加强组织实施。三是加大水利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县乡水利技术人员缺乏是制约饮水安全项目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县市区水务局应利用农村供水管理总站成立之机,选配水利技术人员,同时,加强水利技术人员、供水管理服务人员的培训,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农民群众。四是做好项目监测工作。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切实做好水质水量的监测工作,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二)严格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民心工程,只有严格管理才能保证质量。要严把“三关”,严格“四制”,确保工程质量。严把“三关”,一是严把规划设计、评审关。项目工程应开展勘测规划设计工作,由专业技术人员或委托专门的中介机构完成初步规划设计,组建专家评审组,对项目规划设计及实施方案进行评审。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审批立项,更不能开工建设。二是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关。建立“业主负责、施工保障、监理控制、政府监督”的质量管理体系,落实合格的施工单位、负责的工程技术人员、称职的监理单位和质量监督机构,严把工程建设各个关口。三是严把交工验收关,坚持报验制。工程竣工后,先由施工单位自验,之后报请项目法人单位验收,由项目法人单位牵头,会同发改、财政、水务、卫生、供水等相关单位联合验收,达不到要求的,必须整改或返工。严格“四制”,就是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以及合同制。

(三)强化项目资金监管。一是改进资金管理方式。应实行工程建设资金县级报账制,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严格审签程序。二是加强资金统筹使用。由各县市区政府统一协调相关项目资金,捆绑使用,确保项目建设资金发挥最大效益,避免重复投资建设。三是实行定期审计。审计部门应对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发现问题,责其整改。

(四)妥善解决新增加的潜在的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今年的24万饮水不安全人口中,其中一部分是属于改善型的。从以往情况看,饮水安全人口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变数,随着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新增加的潜在的饮水不安全人口不断涌现,有关部门应做好监测工作,及时解决此类问题,全力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五)加强管理和服务,确保农村饮水安全。一是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护机制。首先应明确工程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落实管理主体,并建立健全长效管护制度;其次应实行有偿供水、计量收费制度,确保工程正常运行及维修费用;再次应完善经营管理方式,借鉴成功经验,组建供水公司,依靠供水公司加强管理。二是建立动态检测和举报机制,强化对集中式供水的源水、处理水、末梢水的监测,确保出厂水、末梢水都达到饮用标准,同时,应建立用水举报机制,接受群众监督与举报。三是加大饮水安全监管力度。坚决取缔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污染源,加强对集中式供水单位的监督管理及整改督促,对检测不达标的应责令供水单位及时整改。

【第4篇】农村用药安全与两网建设的调研报告

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和药品供应网络建设(以下简称两网建设),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形势下,党和国家解决三农问题,切实维护农民用药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国务院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的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德政工程。为进一步加快我县农村药品两网建设进程,确保按期完成县局规定的两网建设各项工作任务,_____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人员深入县城区、各乡(镇)开展了农村药品两网建设调研。通过调研,掌握了我县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总结了两网建设的成功经验,对进一步做好我县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基本情况

全县辖区三镇六乡一场一矿,总人口81000人,其中:农业人口46000人。全县共有医疗机构119个,其中:县级医疗机构2个,乡(镇)卫生院9个,计生服务站(所)13个,村卫生所95个。共有药品经营企业26家,其中:药品批发企业1家,药品连锁企业11家,药品零售企业14家。

二、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开展情况

我县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是在全国各地普遍开展的大背景下正式启动和实施的,到现在已有两年时间。两年来,我们在“两网”建设方面,既积极贯彻上级的部署,又紧密结合本县实际情况,突出重点,狠抓三项工作,“两网”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

1、药品供应网络日趋完善。县局坚持把加强药品供应网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经过连续几年的努力,现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药品供应网络。一是稳步实施药品配送进村计划。_____县德荣大药房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是县内成立较早、资本实力较为雄厚的药品经营企业,多年来,它在满足全县人民群众用药需求方面发挥了很好的龙头作用。在县局的指导和大力扶持下,_____县德荣大药房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及_____市锦丰医药有限公司分别在全省三镇六乡建立了药品配送连锁企业。县局在没有药店的村开展了服务性供药点建设,全县农村已建成45个村级服务性供药点。使农村药品能从正规渠道购进,有力地保证了农村药品质量。

2、药品监管网络进一步健全。我县农村药品监管网络建设可以说是从县药监局成立就开始着手,经历了2年多时间,在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下,现已建立了一个以专门机关监督为主、社会监督为辅、较为健全的药品监管网络,较好地发挥了各自的职能作用。20xx年至今,全县共聘请了药品监督协管员27名,药品监督信息员90名,药品监督协管员工作站9个,药品监督信息员工作站14个,由此,我县县、乡、村三级药品监管网覆盖率达到了100%。形成一个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和行政村的健全的、职能职责更加明确的食品药品监督网络。

3、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建设顺利启动和实施。开展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创建活动,帮助各医疗机构提高自身药事管理水平,相关主管部门和多数医疗机构本身是理解和支持的。我局坚持将医疗机构创建“规范药房”这项活动作为提高用药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的有效载体,局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股室和专人负责落实。总体上看,通过创建“规范药房”,各医疗机构相关人员业务水平、药品质量管理水平、软硬件建设等方面都有较大提高,创建工作成效显而易见。

二、主要做法

围绕上述“两网”建设中的三项主要工作,我们在具体工作中,坚持在实践中摸索,力求找到最符合本地实际的途径和措施。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在加强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中注重“五个结合”。

一是医药结合。即对部分基础条件较好的医疗机构药房加以改造和规范。

二是上下结合。根据县城区药品经营企业相对趋于饱和的现状,把重点向部分较偏远的乡镇延伸,大力发展乡级零售药店。

三是新老结合。既大力发展新的企业,又对现有的企业进行整顿规范对达不到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的,坚决淘汰出局。

四是内外结合,既鼓励本地资本从事药品经营,又支持外地资本参与,形成内外并进的竞争格局。

五是数质结合。遵循合理布局、方便群众的原则,坚持标准,确保质量,克服片面追求数量的现象。

2、在加强农村药品监管网络建设中体现“四项要求”。

一是健全组织网络。健全的组织机构是搞好药品监管工作的基础。我们在20xx就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监管网络,今年又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和充实,监管网络更为健全。

二是体现专兼结合。总的来说,药品监管的职责最根本的还是要由专门机关,即药监部门来承担,要以专门监督为主。社会监督作为专门监督一种补充,也是非常必要和行之有效的,其人员基本是由社会上各有关方面和不同阶层的工作人员兼任的,利用其工作职务等方面的优势来开展药品监督这项工作。

三是明确职权职责。针对现已成立的县“两网”办、乡镇协管领导小组及其“协管”办、聘任的药品社会协管员、信息员等,都相应规定了他们的职权、职责,使其既不越权,又不失职。

四是注重发挥作用。建立社会监督网络的根本目的在于有效发挥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从相应组织人员的资格条件等方面来把关,力求个个、人人发挥作用。

3、在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建设中“严把三关”。我县在开展全县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创建活动中,认真对照标准条件,确保工作质量,在实施过程中“严把三关”。

一是严格标准条件。即严格按照已制定的医疗机构创建“规范药房”的相应标准和条件。面对全县众多的县直、乡镇、村级医疗机构,统一其创建“规范药房”的标准。提倡个个参与,但决不擅自降低标准,搞个个达标。

二是严格规范操作。在启动和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规范操作,并选派好业务人员负责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

三是严格检查验收。在创建过程中,坚持发挥各医疗机构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由它们先行对照标准,加强自我完善,完成自查后申请验收。检查组在验收中,严守纪律,严格条件,对检查情况做出客观评价,如实指出各自存在问题,并要求它们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认真补缺补差,确保了整个工作的质量。

三、几点体会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是搞好“两网”建设的重要保证。在加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中,各相关人员,特别是领导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高度重视和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力争把本地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2、勇于实践、有所创新是搞好“两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两网”建设的具体工作非常多、非常细,而且需要长期坚持。我们要敢于在实际工作中多摸索,有所创新,不断巩固和扩大“两网”建设的成果。

3、因情施策、注重实效是搞好“两网”建设的基本要求。加强“两网”建设,必须既按照上级的原则要求,紧密结合本地、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同时要十分注重工作的质量和实际效果,这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坚持共性、突出个性是搞好“两网”建设的关键所在。所谓的“个性”亦即特点,“两网”建设这项工作,各地、各单位在具体工作方法和措施,有许多共同点,但也不是千篇一律,我们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做法,但也不要简单地照搬照抄他人之作,要力争形成各自的工作特色。

一是我们还利用药品经营企业gsp认证的契机,促使它们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在软硬件建设上有较大提高,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按照规定淘汰一批。

二是全县药品经营企业经过gsp认证后,企业容貌与管理整体上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三是坚持内外并举。县局立足本县实际情况,既对县药业公司给予积极扶持,又按照“大市场”规则,为外来投资企业提供服务,鼓励其公平参与药品流通领域的竞争。

四是合理规范医疗机构用药行为。即将全县卫生院、医疗室、个体卫生所等医疗机构作为方便群众用药的一种途径,按照国家规定所开具的处方合理使用药品,解决群众用药问题。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_____县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取得了好的成绩,但从调研的情况看,药品的供应和监管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已建成的县、乡(镇)、村药品监督网络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还处于起步阶段,网络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所聘请的药品监督协管员、药品监督信息员,没有固定的报酬和必要的经费,有义务没有报酬,因此,反馈信息情况的积极性不高,难以保证信息反馈的经常性、真实性和全面性,可能使形成的监督网络形同虚设。

【第5篇】农村信用社联社关于计算机安全检查的自查报告

农村信用社联社关于计算机安全检查的自查报告

我县联社2002年10月15日接到转发《金融机构计算机安全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后,联社领导班子十分重视,及时召集科技开发部、安全保卫部等部门负责人,按照文件要求,根据实施方案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逐条落实,周密安排,对全县 个配备计算机的信用社和中心机房进行了排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 领导高度重视,组织、部门健全

我县联社自2000年设设立信息管理科以来,本着“谁主管理,谁负责“的指导思想,十分重视计算机管理组织的建设,成立了计算机安全保护领导小组,始终有一名联社副主任担任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并以信息管理、安全保卫、内部审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联社科技开发部(原电脑信息科)为专职负责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的部门,对全县信用社主要计算机系统的资源配置、操作及业务系统、系统维护人员、操作人员进行登记。联社设立专职安全管理员,专职安全员由经过公安部门培训、获得《计算机安全员上岗证》的人员担任。基层信用社设立兼职安全管理员,负责对上属电子网点进行管理、监督,对本单位计算机出现的软、硬件问题及时上报联社科技部门。要求各信用社选用有责任心、有一定计算机知识、熟悉业务操作的人员担任。

我们在当地公安机关计算机安全保护部门的监督、检查、指导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金融机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暂行规定》等法规、规定,建立、健全了各项防范制度,并编制成册,下发到全县20个信用社。在年初,由主管计算机安全的副主任与保卫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并指定业务骨干担任计算机安全员,切实做到防危杜渐,把不安全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强化安全教育 定期检查督促

在我县农信社实施电子化建设的每一步,我们都把强化信息安全教育和提高员工的计算机技能放到同等地位。在实施储蓄网络化过程中,联社专门举办了计算机培训班。培训内容不但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储蓄业务操作流程,还重点讲解了计算机犯罪的特点、防范措施。使全体信用社员工意识到了,计算机安全保护是“三防一保”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在新形势下,计算机犯罪还将成为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内容。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信用社各项业务中的应用,为进一步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规范操作流程,我们还经常组织人员对基层信用社进行计算机业务系统运行及安全保护的检查。通过检查,我们发现部分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少数微机操作员对制度贯彻行不够。对此,我们根据检查方案中的检查内容、评分标准对电子化网点进行打分,得分不合格者,除限期整改外,还根据《驻马店市农村信用社稽核处罚规定实施细则》、《平舆县农村信用社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如社主任、储蓄所负责人,操作员等,给予经济处罚、全县通报批评等处理。

三、信息安全制度日趋完善

从我县信息管理部门成立之日起,我们就树立了以制度管理人员的思想。为此,根据市办下发的信息科有关文件精神,对照人行中心支行的《科技工作管理制度》,先后制定了《中心机房管理制度》 , 《中心机房应急措施》,《计算机系统维修操作规程 》, 《电脑安全保密制度》, 《计算机安全检查操作规程 》,《计算机软件开发操作规程》等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让这些制度不但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还要牢记在心上。继而我们又印发了农信联字(2001)2号 《农村信用社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实施细则》、(2001)31号《农村信用社计算机综合业务系统管理办法 》、 (2001)84号《关于转发《市农村信用社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 》的通知》,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计算机内控制度。在以上文件中,要求明确规定了各级微机管理人员、操作员的权限和操作范围,对操作人员的上岗、调离等做出严格规定,详细制定了计算机综合业务系统的管理办法,要求各电子网点记录微机运行日志,对数据每日进行备份,对废弃的磁盘、磁带、报表不得随意丢弃,交由信息部门统一处理。

四、防治计算机病毒

随着联社办公自动化的深入,各部门在处理业务报表、数据和日常办公中越来越多的用到了计算机。为保证各部门的计算机不受病毒危害,联社每台微机上都安装了实时的查、杀病软件,并及时进行软件升级和定期进行查杀病毒。同时还把计算机病毒预防措施下发至各部门的微机操作员手中,从专机专用、数据备份、软盘管理、实时杀毒、禁用盗版、禁玩游戏等几方面入手,使计算机病毒防治形成制度化。

对照《金融机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检查评分表》的要求,我县农村信用联社在以往的工作中,主要作了以上几方面的工作,但还有些方面要急待改进。

一是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工作联系,以此来查找差距,弥补工作中的不足。

二是要加强计算机安全意识教育和防范技能训练,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案件的严重性。把计算机安全保护知识真正融于“三防一保”知识的学习中,而不是轻轻带过;人防与技防结合,把计算机安全保护的技术措施看作是保护资金安全的一道看不见的屏障。

三是由于工作场地所限,部分营业网点备份的数据不能做到异地保存。

【第6篇】农村食品安全工作自查报告范本

根据下发的《***********关于开展农村食品安全治理专项督查工作的通知》,我镇迅速组织落实,结合我镇食品安全工作实际,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分工负责,明确时限,认真进行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接到通知后,**镇立即组织社区以上干部、市场监管所、兽医站、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部门负责同志召开了专项,强化思想认识,采取强力措施迅速贯彻落实。为切实加强对农村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领导,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我镇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各社区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确保整个建设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方案。

二、广泛宣传,建立档案。

紧紧围绕工作实际,创新思路,多方位多角度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工作。以镇区带农村,实现整体发展,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和污染源档案。对协管员档案建立、培训及聘书、补助发放情况进行再检查,确保档案材料齐全、完整。每个自然村前期在村庄醒目位置粉刷固定标语2条,制作宣传横幅2条,悬挂固定宣传版面4块;共设置食品安全知识宣传版面33块,设置网格化展示板面1块,设置警示性灯箱标语20处,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食品监管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突出重点,落实举措。

召集相关企业、单位召开座谈,举办培训班,提高他们对食品安全工作的认识,使农村食品安全工作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一方面检查企业生产经营食品方面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向生产经营人员讲解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同时对部分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卫生意识。对发现的问题,能当场整改的,当场整改,不能当场整改的,责令限期整改。

虽然前期工作以得到了充分落实,但目前仍存在食品、产品检测设备有所欠缺,食品企业监管点广,监管人员不足等有待解决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明确各部门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理顺监管职能,完善综合协调和执法联动机制,认真总结食品安全工作经验,进一步查找监管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镇人民政府

**年**月**日

【第7篇】农村幼儿园安全自查工作报告

幼儿园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我园始终将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根据(闽教基【2022】42号)文件<<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开展幼儿园工作专项检查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园安全实际情况,对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做了进一步的部署,并对校舍用电、消防、治安以及预防溺水、周边环境、集体活动、交通安全、安全管理、安全教育情况等安全工作进行排查。现将我园安全工作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组织学习,强化意识。

组织全园教职工集体学习上级文件精神,领会今年安全教育活动主题内容,并围绕主题对园内安全教育活动进行部署,各班主任根据不同年级幼儿的特点和班级安全教育重点,制定班级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方案,要求大家“事事讲安全,人人懂安全,健康快乐每一天”。

二、高度重视,制度保障,措施到位。

1、成立幼儿园安全领导小组。由园长负责,制定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教职工,要严肃追究有关老师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2、签订责任书。幼儿园和老师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

3、不断完善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建立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幼儿管理、门卫值班、巡逻值班、防火防灾、健康体检等规章制度。严禁组织幼儿从事危险性工作,严禁教师个人利用假期私自带幼儿外出,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三、加强宣传教育,实行规范管理。

1、结合一日教学游戏活动,进行晨间谈话、讲故事、情景演练(如小一班、中一班的《不跟陌生人走》、小二班的《马路上的安全》、中二班的《我们不玩火》、大班的《遇到危险怎么办》)等教育活动,教育幼儿要防火、防电、防中毒、防骗、防拐等,使孩子们学会区分“对与错,好与不好”的行为。

2、通过“家教栏”、“家长园地”等,对交通安全、饮食安全、幼儿保健、消防知识进行宣传教育,倡导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做到家园配合一致,让幼儿在安全氛围中快乐地成长。

3、针对防震、防火、交通、溺水、拥挤踩踏事件,各班有针对性的开展应急避险和逃生演练活动,提高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防范能力。

4、对幼儿园的各项设施及工作自查自纠,确保师生健康安全。

安全教育月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老师们更加重视健康安全教育,孩子们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意识,在活动中获得了一些自卫、防范、逃生、自救的知识。我们将继续努力让安全教育牢记在每一位教职工的心中,让健康快乐伴随孩子成长的每一天!

四、根据时令特点做好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当前,甲型h1n1流感依然未得到排除。我园开展了数次预防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将如何放置甲型h1n1流感的知识分发给家长阅读,同时请家长配合我园共同做好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始终坚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工作。

五、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

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经查看,我园周边没有小卖部和污染环境的生产经营活动。

六、我园没有独立的教学楼,教学场所不够规范,小学化,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加大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

“重安全,保平安”是我园长期抓的一项重要工作,为确保学校师生的平安,我们牢固树立了“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观念,由于安全工作常抓不放,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得到切实的保障,学校没有出现安全事故。

【第8篇】2022年新农村消防安全工作调研报告

中共中央以xx年1号文件的形式下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其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目前,农村特别是较为边远地区农村的消防工作,已不能跟上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强农村消防工作,提高农民的消防意识,是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阐述了抓好农村消防工作的紧迫性和重大意义,分析了**市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的现状,并就如何抓住机遇,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社会主义 新农村 消防工作 对策

农村消防安全工作关系农村的安全稳定。近年来,随着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部署,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消防教育专注于“消防安全进机关”,“消防安全进企业 ”“消防安全进学校”,忽视了“消防安全农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类家用电器及燃气用具等物品成了农村家庭中必不可少的使用物品,然而由于不规范的使用和保存,加上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推广应用,也大大增加了诱发农村火灾的因素,近几年来农村火灾的发生率逐步呈上升趋势,笔者前期通过在**农村调查走访,了解了一些农村消防工作现状,进行了一些归纳和初步的探讨,希望能对加强全市农村消防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一、充分认识开展农村消防工作的紧迫性和重大意义

xx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作了精辟阐述:“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强,农村稳则国家安”。消防安全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热火朝天的新形势下,加强农村消防安全工作摆在我们各级公安消防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

由于多种原因,当前我市农村消防工作整体上仍处于十分薄弱的状况,农村消防工作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日趋突出,农村火灾多、损失大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善,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应该深刻地认识到,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形势下,必须牢牢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村消防工作的紧迫性和主动性,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等一系列战略部署的实施,切实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尽快扭转农村消防工作滞后的局面,增强农村抗御火灾的能力,为广大农村全面建小康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推进农村消防建设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消防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做好消防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一方平安,是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着想和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央1号文件的深入落实,广大农村的社会经济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必须从讲政治、促发展、保稳定的大局出发,把农村消防工作置于基础性、先导性的战略位置来抓。如果不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导致消防安全工作滞后于农村建设,农村消防工作就要走很多弯路,浪费很多钱财,若频繁发生火灾,不仅会严重影响农村社会安定和新农村建设,也使农民致富的道路更加艰难。

二、**市的基本情况及当前农村消防工作的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市的基本情况。

**素有“西部之秀”的称谓,是国家最早确定的甲类旅游开放城市之一,是世界喀斯特风光旅游中心。境内汇集了黄果树、龙宫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市于xx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是**省目前最年轻的地级市,位于**省中部,距省会贵阳90公里。全市辖平坝县、普定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和西秀区、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8个县区。全市国土面积9264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850米,最低海拔365米,人口265万人,其中布依、苗、回、仡佬等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人口的38.43%。共81个乡镇、1745个行政村,有农户51.4194万户,农村人口228.7448万人,农民人均年收入1830.95元,农业人口比例占总人口的86.3%。**以交通、通信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航空、铁路、公路、水路协调发展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已初步形成。

(二)当前农村消防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1、农村村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群众的消防法制观念和消防意识淡薄是农村火灾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村消防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加之农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致使农民缺乏防火、灭火等基本自防自救知识和消防法律知识的问题较为突出。在农村,小孩疏于教育与管理,玩火致灾事故远多于城市,不懂安全规程和使用禁忌,违章操作、使用不当等情况导致的盲目蛮干引发火灾情形时有发生;受利益驱动,违规违章生产、经营引起的农村小作坊事故频发;愚昧无知、无视法纪发生的报复放火事件也多于城市;有法不依,有章不循,防火制度不健全、不落实的现象比较普遍。更有一些农村小作坊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违规生产、经营,导致事故的频频发生。

2、农村落后的经济文化、生活习惯和传统习俗是农村火灾发生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我市大多数农村都以农业为主,经济发展相当受限,落后的经济条件和生活习惯,以及几千年的封建习俗也给农村带来了无穷的火灾隐患。近年来,尽管农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存在一部分农户用木材生火做饭,更有农民,无视法律法规的存在,为图省事,农忙期间在田地里焚烧玉米杆,这一系列的人为的生活方式都能引起火灾的发生,尤其在农忙期间焚烧玉米杆时,对火势的方向不能有所了解,加上处置不当,导致人员伤亡的事故的时有发生,而在房前屋后堆放柴草,却成了习以为常的事情,这种做法更进一步加大了引发火灾的危险性,同时也占用了防火间距。到目前为止,我市农村电网改造虽已基本完成,但改造线一般只进入农户家内一米,私拉乱接电线的现象在农村非常突出。绝大多数农户未安装断电保护器(保险丝),电气线路普遍存在老化问题。加之农村缺乏安全的用电常识,经常违章使用不规范的电源设施,极易引起短路,电阻接触过大,过载超负荷导致火灾发生。

3、农村住房规划不合理、建筑物耐火等级低、防火间距不足等现象十分突出。一是农村消防基础设施相当薄弱。由于消防法制建设不健全等因素的制约和受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导致我市乡镇及农村的消防编制规划工作起步晚,绝大多数村寨的消防给水、消防车道等公共消防设施未纳入村镇的总体规划及建设之内,未能与村镇建设同步进行。且村寨的建筑均未经设计单位设计,均是土法上马,构造简单,用料粗劣,种类繁多。村寨建筑的布局、建筑物的防火间距缺乏统一规划,给消防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二是建筑物耐火等级普遍偏低。农村村民房屋密集,多以砖(石)木结构为主。近年来逐渐新建了一部分砖石混结构的平屋,但木瓦结构的房屋仍然不少,加之用火多是煤、柴等,容易引发火灾。据走访调研了解,现在全市农村绝大多数以上的房屋为土木结构,以木板房和土撑房为主,几乎形成房连房,草连草的现象,房前屋后还堆放有大量的生产、生活等可燃物质和杂草。在消防间距、消防车通道、消防设施、房屋耐火等级方面均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失火时极易蔓延扩大,甚至导致一片房毁于一旦。

4、农村消防安全责任制得不到落实。近年来,农村消防工作取得一定的进步,县市人民政府与各乡镇人民政府、各乡镇人民政府与各村委层层签定了责任状,部分村委甚至与各村民小组也签定了责任状,但由于受各种旧传统意识的影响,农村干部整体上消防意识比较淡薄,没有把防火安全工作作为自己的工作职责,抓消防工作依靠政府、依靠公安消防部门,导致“上面促一促、下面动一动”,消防安全责任制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没有落到实处。在平时和年终,相关政府部门未进行认真的检查指导和评比,导致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任务没到人。不少村镇消防工作无人管,消防安全制度和措施不能落实到位,从而造成农村火灾频发。另外,在思想认识上出现偏差,多年来,消防工作的重心放在了人员聚集、财物集中的城市,实践证明,这一指导思想对保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片面地认为,城市火灾造成的损失大、危害大,农村火灾不会造成多大损失,因而对农村消防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导致农村消防工作问题较多。一些乡村领导没有把消防安全责任制纳入村镇政务之中,抓农村消防工作心存侥幸,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够。

2、将消防宣传融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中,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富有实效的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宣传教育。

3、在农户和学校围墙上书写固定标语和消防安全警示语。在乡、村主要路口,尤其是人口多、农户较为集中的地点设立防火警示牌;各村统一制作发放、悬挂《**省农村消防管理规定》和《村民防火公约》;利用学校空置墙面,绘制消防漫画、制作“防火三字经”普及消防知识,大力营造消防安全氛围。同时,加强对乡村干部、义务消防队员、学生和广大农民开展了以消防知识和安全自救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不断提高自救能力。

(三)因地制宜,以点带面推进农村消防工作稳步发展。

各地要把农村消防作为重点工作之一来抓,并抽调专人负责主抓农村消防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基层派出所在消防室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农用泵改造、消防宣传、安全检查、规范“三堆”(柴堆、草堆、粪堆)、实施水改、电改、路改、灶改等工作。通过即将在平坝县召开的全市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现场会和抓在西秀区七眼桥镇兴隆村《**省农村消防管理规定》宣贯的试点村,以点带面推进农村消防工作稳步发展。

(四)发挥职能部门作用, 形成“部门联合,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长效机制。

农村消防工作关系千家万户的安全,涉及面广,任务繁重,仅仅靠消防一家很难完成,因此,必须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联合相关部门,由政府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安排,实行综合治理。同时进行综合治理考核,把农村防火工作纳入一项综合治理措施中,使农村消防工作与各项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同总结,做到层层有目标,人人有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建立和完善农村消防工作的长效机制。

(五)加强农村基层派出所、村委会的消防监督职能。

各基层派出所设立规范化的消防监督室,所长对本辖区的消防工作负总责,一名正式干警具体抓,经统一的消防培训考核,履行消防监督职责。各行政村也应选拔一至两名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具体负责消防工作,并让消防组织和管理人员不仅有其责,也要行其权,又要取其利,还要获其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从而彻底扭转那种只是到了防火季节喊一喊,出了事故抓一抓,平时工作无人问及的被动局面。

(六)注重培育农村消防工作典型,全面推广经验引路。

xx年,我市选择了西秀区七眼桥镇作为农村消防工作的试点,并以此做为全市的先进典型大力培育,以推动农村消防工作的再次飞越。积极贯彻落实《**省农村消防管理规定》,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消防工作的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铺开后,我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的有效途径。

总之,加强和推进农村消防工作是一项战略工程,要紧紧围绕农民的安全需求来推进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在新农村消防建设上的统领作用,调动农民积极性,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深入调查农村防火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集思广义,扎扎实实地把农村防火工作做好,做到新农村,“新消防”,为农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保好驾,护好航。

【第9篇】交通: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道路得到了较大改善,但同时也带来了交通事故的大幅上升。我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深化平安余杭创建”,要进一步高度重视3、交通压力不断增大。

近年来,我区农村驾驶人员和机动车量迅速增加,许多地方的开发和基础建设也吸引了大量外地车辆和务工人员,加重了农村道路的交通压力;农村中从事非法运营的正三轮摩托车较多,而且驾驶拼装车、报废车、无牌无证摩托车等行为一直以来都是管理的盲区和难点,尤其是在农村的矿山出入口、主要道口、农贸集镇上,各种车辆混杂,交通拥挤,交通安全问题非常突出。这些都加剧了农村道路的交通压力,也成为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隐患。

四、对策建议

为加强和改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建议如下:

1、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重视交通安全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事关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最大限度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是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为此建议各有关部门和镇乡、街道要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构建

【第10篇】关于农村儿童小食品消费安全调研报告

目前,农村食品市场受经营条件、消费观念和监管力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多安全问题。近期,xx区工商局对辖区农村校园周边流通环节食品(小食品)经营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在对该区14所中小学(含幼儿园)周边的75家涉及小食品经营户的证照、自律制度建立、小食品品种及质量、经营环境等综合调查后认为:应加大巡查力度,采取针对性监管的方式,进一步强化校园周边小食品监管工作。

一、农村儿童食品安全消费现状

(一)经营者多以流动摊贩、闲散农户为主。农村日常消费方式以集中消费为主,儿童习惯在场镇和农村小食杂店就近购买食品。经调查,农村市场销售的小食品,近60%源于流动摊贩,无固定营业场所。而闲散农户利用自有房屋开展经营活动,闲时经营、农忙时关门,比较分散、偏僻,经营形式不固定,无证无照多。30xx年第一季度,江夏分局在对辖区纸坊街、郑店街、乌龙泉街的城边村、城中村,涉及小食品经营户的专项检查中,证照齐全的130户,证照齐全率为95%,同比往年证照齐全率的80%有较大幅度提升,且无证照经营多为无经营门点流动商贩。

(二)食品质量低。经相关部门抽检,农村市场上的果冻、汽水、油炸食品等普遍存在着蛋白质、维生素等含量偏低,糖精、甜糖素、致病菌指数、防腐剂、色素、香精超标,特别是滥用添加剂的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影响少年儿童身体健康。一些儿童小食品属于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的“三无产品”,有些经营户甚至将过期的食品销售给儿童。巡查中发现,乡村校园周边小食品一是来源没有保障,小食品进货渠道表现为“多、乱、杂”;二是包装粗糙、不严密,食品和小玩具混装,容易使小食品造成的二次污染。

(三)包装以散装、裸装为主。多数为小作坊、小厂生产的售价为0.5元—1元的散装、裸装食品。有些没有任何防护措施,饱受沙尘和蚊蝇的侵袭,卫生状况堪忧;有些包装简陋,用质量低劣的塑料袋或塑料瓶包装,且有些反复利用,对儿童身体健康的潜在危害较大。而且与其他商品摆放一处,有的甚至将食品与蚊香、杀虫驱蚊剂等日化用品混放,食品与玩具混装,对食品形成污染隐患。由于储存意识匮乏,长时间暴露在强烈日光和高温环境下造成儿童食品加速变质。而这些过期、变质食品却以“廉价让利”的形式出现,迎合了儿童口味和消费水平。

(四)儿童及监护人的食品安全意识差。许多儿童根本不会顾及食品安全、卫生,拿着就吃、打开就喝。由祖辈(空巢老人)监护的留守儿童约占90%,监护人年龄大、食品消费安全意识淡薄,只是盲目地满足儿童的需求,没有索要发票的习惯,即使买到了不合格食品也是自认倒霉,不了了之,缺乏维权意识。而处在小学生年龄段的儿童在法律定义上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群,是不具备分辨是非能力的,对事物的认识感性较多。一是小食品外包装印制图案鲜艳,名称对儿童极具诱惑性,如“红烧牛排”、“加州烧鸡”、“松骨脆脆香”等;二是混装在食品里的小玩具为儿童所喜爱,但这种混装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却一无所知;三是儿童的消费能力较低。重价格、轻质量是目前小学生消费的普遍心理,廉价食品有滋生土壤,导致生产成本绝对低廉的假冒伪劣食品接踵而至。

二、农村儿童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的原因

(一)社会关注度不高。近年来,城市食品安全问题倍受关注,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但对农村特别是留守儿童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度不高。相关部门对留守儿童情感关注度高,心灵慰藉多,但对儿童身体健康成长关注不多。

(二)经营者道德缺失。一些小企业、“三无”小作坊瞅准农村市场“需求”,以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牟利为目的,追求利益最大化。批发商和零售商只图价格便宜、销路旺盛,不注重查验食品质量,使一些的价低劣质的“三无”产品充斥农村市场。

(三)安全意识淡薄。农村90%以上留守儿童每天都有2元—5元不等的零花钱,而假冒伪劣产品以其超低价格、刺激口味深受他们喜欢。加之监护人素质不高,维权意识淡薄,几乎没有查验相关证照和索要销售发票的意识,“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误导性消费观念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饮食习惯。

(四)监管执法力量薄弱。长期以来,由于执法部门人员少,监管范围广,且都处在中心场镇,疏忽了农村地区,监管频率和质量不到位。加之摊贩和闲散农户多半为无证无照经营,流动性大、随意性强、隐蔽性大,导致执法者监管难,消费者事后维权难。且各职能部门在执法过程中沟通协调不够、执法合力不强,容易出现交叉执法、重复监管和空白地带,出现“都该管,都不管”的相互推诿现象,给问题小食品得以生存的空间。

三、农村留守儿童食品安全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一)加大农村地区食品安全宣传普及教育力度,提高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的安全维权意识。学校是食品安全宣传普及教育的主阵地。以幼儿园、中小学为主,开设专门的食品安全消费教育课程,纳入正规的学校教育课程体系,将健康安全消费知识理念植入人心。同时

,工商部门加强与学校的合作,成立校园维权志愿小组。由具有一定维权知识、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的学生担任小组成员,及时反映问题,开展食品维权知识的讨论和交流,发挥团队力量自觉维护合法权益。营造“工商主抓、师生参与、社会(家长)支持”的工商、学校、社会联动的良好工作氛围,通过面对面生动形象地讲解演示、图文并茂地知识呈现,引导学生通过“看、闻、问”识别假冒伪劣食品,拒绝“垃圾食品”,不购买、不食用不安全、不卫生的食品,自觉抵制假冒伪劣食品和“三无”食品,养成正确的消费习惯和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经营者加强自律,从源头上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基层工商部门要在当地村干部和村氏的协助下,摸清流动摊贩及闲散农户的资料,通过广泛宣传、强化培训监管、行政指导“三到位”,深入贯彻食品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与食品经营者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食品安全经营承诺书”,指导其建立健全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以食品批发市场、批发户、集贸市场和食品经营企业为重点,大力引导监督食品经营者建立和落实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账、质量承诺,不合格食品退市以及市场开办者质量管理责任等自律制度,强化其质量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其自查自纠、自检自管的能力,从源头上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三)整合执法力量,填补监管空白。实行“包村包点”,构筑农村食品安全组织保障体系。由政府牵头,联合质监、药监、工商、卫生等基层执法部门,监管干部沉下去,与辖区行政村群众加强联系,分区划片,包村包点。大力开展农村维权联络点建设,充分发挥农村“12315”维权联络员熟悉本地情况、信息渠道面广的优势,与基层工商所一道共同构筑农村食品安全联防联守、综合治理的第一道防线,实现监管覆盖全区域。

(四)加大监管处罚力度,规范商家经营行为。一是全面清理整顿农村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资格,严格市场主体准入。全面调查摸排农村食品的供货商(送货商、批发商),搞清进货渠道,督促检查供货商建立并落实索证索票和购销台账制度,并对其建档跟踪管理。二是以“六查六看”为重点,加强农村食品市场日常监管和巡查。有关检查、督查和巡查情况要有方案、有工作小结、有相关检查和巡查记录,市场巡查记录上必须有被检查人或见证人签字。通过巡查和专项检查,及时查处无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过期变质食品、“三无”食品和在食品中掺杂使假等违法行为。三是集中整治与质量监测相结合。要采取集中整治与商品质量监测、食品快速检测相结合方式,加大农村食品质量监测和快速检测力度,及时进行消费引导和提示。要根据消费者投诉举报线索,加大对投诉举报食品的检查力度,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定向抽样检验。四是进一步狠抓大要案件的查处。要加大查办案件的力度,在重要时段集中查处和曝光一批食品违法典型案件,追根溯源,一查到底,触犯刑律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震慑违法分子。

(五)完善数据信息,实行分类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小食品“黑名单”数据库信息,根据小食品所标示的厂名、厂址相对单一的特点(如标注产地多为湖南长沙、重庆、郑州等地,一个地区通常涵盖了数十种小食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从查证厂名厂址入手。在日常检查中有针对性地提取小食品样品并汇总归类,将生产厂家信息以调查证明函件的形式邮寄当地工商部门配合查验真伪,及时将查证回复函件分文别类,形成原始的证据材料予以保存。二是从商品条形码、认证标识入手。通过提取小食品样品,将小食品样品综合信息反馈质监部门,由质监部门鉴定并出具具有法定效力鉴定报告。三是将提取小食品样品送交卫生防疫部门,对小食品卫生状况的综合指标予以评估和认定。最后,通过将上述方法取得的法定证明文件(虚假的厂名厂址、假冒认证标识、卫生状况等)进行信息汇总,登记造册,形成小食品“黑名单”数据信息,各基层工商所在监管中就能“对号入座”、有据可查,提高实际可操作性,并及时将小食品“黑名单”通报给批发商所在地工商部门,实现“资源共享、追源截流”,切实促进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落实到位。

(六)立足工商职能,落实责任追究机制。严把食品经营主体准入关,结合年检验照工作,清理规范主体资格,切实做到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合法有效。按照“网格化”巡查要求,制定细化考核标准,完善分局与基层所、基层所与管理员、管理员与责任区食品经营户之间的三级食品安全责任网络,全面签订“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书”,将监管责任落实到每位“网格”责任人,落实责任追究机制,对食品中掺杂使假、过期霉变和利用化工原料加工有毒有害食品等违法行为监管保持高压态势,确保责任区监管推行到位。

(七)增强执法效能,构建长效机制。继续引导和督促食品经营者建立和落实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账、协议准入、质量承诺、不合格食品退市等自律制度,严格食品经营者质量管理责任,切实向学生消

费者负责。对劣质小食品采取“露头就打”原则,积极加强与卫生、质检、食药监、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明确责任、通力合作、达成共识、各司其职,建立重大食品安全案件查处通报机制,完善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执法网络,整合执法资源,增强执法效能。努力做到源头治理与市场巡查相结合,日常检查与预警应急处置相结合,教育警示与加大案件查处相结合,行政执法与部门协助相结合,集中整治与长效监管相结合,努力营造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消费环境。

【第11篇】农村学校校车交通安全调研报告

校车交通安全管理不仅牵涉到千家万户的家庭幸福,更直接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稳定与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加强农村学校校车交通安全管理,今年以来,xx公安分局交警部门牵头组成调研组,深入全区农村地区对农村各学校、幼儿园校车进行调研。经调研发现,xx区农村校车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针对存在隐患,交警部门从治标治本入手,找出问题症结,积极为学生构建和谐、有序、安全的交通环境。

一、基本情况

目前,xx区农村接送学生车辆主要有三种:一是学校自购并自行聘请驾驶人员接送师生车辆;二是私车运营接送师生;三是极少数小型货车接送师生。涉及xx(车5辆、幼儿园三所)、xx(车2辆、幼儿园1所)、xx(车2辆、幼儿园1所)、xx(车11辆、幼儿园9所)、xx(车3辆、幼儿园2所)、xx(车5辆、幼儿园3所)、xx(车2辆、幼儿园2所)、xx(车3辆、幼儿园2所)、xx(车6辆、幼儿园3所)九个乡镇,共39辆车(其中微型车38辆、轿车1辆),26所幼儿园。其中,大部分校车是私人经营的小型面包车,有的使用年限较长,车况极差,车身严重老化,车辆管理随意,监督缺失。

二、存在问题

1.接送学生车辆车况存在很大安全隐患。一是农村幼儿园为了招揽学生,提供接送免费服务,但为降低成本,选择使用低廉、车况差、甚至是濒临报废的车辆接送学生;二是农村学生居住地较为分散,上下学距离学校较远,客流单一而且固定,且时间都集中在早晚,导致手续不全、车况差、驾驶人素质低的不法校车便趁虚而入,超员、超载等违法行为是普遍现象。

2.宣传不到位。由于农村地处复杂而又偏僻,虽然交警二大队经常组织民警进村入户进行宣传,但仅仅靠交警部门一家孤军奋战无疑是杯水车薪,很难从根本上形成对不法车主或群众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3.管理盲区。农村校车的车主多为当地人,存在运营道路熟、人际关系熟等特点,交警下乡开展整治行动,就与民警打起“游击战”,加之警力不足,导致整治行动成效不明显,使不法校车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根治。

4.责任不明。就目前的管理职能上看,教育、学校、运管、交警等部门,都只在一定程度上对校车拥有部分管理职能,究竟应该谁来提供,谁来保障供给,没有明确的责任部门。造成了谁都管,谁又都管不了的“踢皮球”现象。

5.发展失衡。因全区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落后、地方政府财力不足和城乡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公交服务水平较低,导致城区学生可以通过公交车上、放学,但延伸不到边远农村满足中小学生交通出行的需要。乡村客运因其局限性,不能到达每位孩子的家门口,且价格较高,农村学生无力承受,导致地处边远农村学生选择乘坐不法校车上、放学。

三、解决农村校车安全管理的办法

1.宣传为先,形成气氛。以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为载体,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工作方式深入学校和农村,结合交通事故案例对师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采取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等方式和途径,全方位开展各种交通安全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提高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使其充分认识到乘坐黑校车的严重危害性,从思想上巩牢安全防线,使隐患车辆没有生存“土壤”。

2.健全机制,各负其责。乡镇教育、安全主管部门和学校、幼儿园要建立健全内部交通安全责任制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做到部门与学校、学校与学生、学校与家庭层层签定交通安全责任状,教育学生自觉不乘坐、家庭不租用无牌无证、报废、拼装的“黑校车”。

3.高度重视,加强联系。交警部门联合教育、学校、运管等部门,共同把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管理工作纳入当前重要工作来抓,实行层层落实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局面。

4.全面摸查,掌握情况。与教育部门对辖区运载学生车辆逐一排查,逐一核对,逐一登记,逐一建档,做到底数清、 车辆隶属明晰、驾驶人情况属实、运营时间和线路清楚、安全隐患有数。

5.加强管控,形成压力。根据农村校车的行驶路线、运行时间,有针对性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加强巡逻管控力度,依法从严查处车辆超员、超速、酒后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坚决取缔报废车、拼装车、货车等车辆违法接送学生现象,形成严管、严控、严防的高压态势。

6.部门合作,形成合力。加强与教育等相关部门的配合,加强协作,不间断地加大对农村偏远乡镇中小学校、幼儿园接送学生的不法校车的督查力度,发现一辆,查扣一辆,决不姑息迁就。

7.严格把关,源头管理。会同相关部门对校车技术状况进行彻底的安全检查,车辆技术状况不符合安全行车标准的,坚决不准上路;划分责任片区,加大对无驾驶证驾驶校车、没办理运营手续、报废车拉载中小学生的违法校车,坚决予以取缔,不留隐患。

8.加大投入,构建和谐。加大对区委、区政府的汇报力度,降低校车入户的门槛,对合法运营的校车给予优惠政策,保证合法营运的校车以最低运营成本。同时,增加校车数量,使农村学生能乘坐安全、舒适的合法营运校车。

【第12篇】关于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调研报告

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但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毒黄瓜”“塑化剂”等事件,食品安全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然而恶性事件却频频出现。为了解现在农村食品安全情况,xx年7月1日----xx年7月9日期间科技大学“关注食品安全,关注国家未来”赴赞皇志愿服务小分队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黄北坪乡的房村和石嘴头村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当地村民进行了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调查问卷分析情况结合调研人员在当地的见闻形成了此次关于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调研报告。

一、当地人民的基本情况

(一)性别比例

随机调查中,被调查者中男40.16%,女59.84%。

(二)年龄分布

随机调查中,被调查者中18岁以下的占3.15%,18-30岁占31.50%,31-40岁的占23.62%,41-50岁的占21.26%,51-60岁的占12.60%,61岁以上的占7.87%。

(三)家庭月收入分布

随机调查中,被调查者的家庭月收入在300元以下的26.77%,300-600元的占20.47%,601-900元的占8.66%,901-1200元的占14.96%,1201-1500元的占9.45%,1500元以上的占19.69%。

(四)学历情况

随机调查中,被调查者中学历为小学及以下的占28.35%,中学学历的占64.57%,专科学历的占5.51%,本科学历的占1.57%,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占0.00%。

二、当地人民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

(一)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

随机调查中,被调查者中有28.35%的人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十分关注,55.12%的人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比较关注,16.54%的人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不关注。

(二)对当地区食品市场的总体感觉

随机调查中,被调查者中有9.45%的人对于当地区食品市场感觉非常放心,45.67%的人对于此表示比较放心,同时有40.94%的人对于此表示不太放心,此外还有一部分人对当地食品市场表示非常担忧。

三、调研分析

(一)对当地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

当地人民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仅有28.35%的人表示十分关注,其中女性居;在购买食品时有45.67%的人总是会看所购买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厂名、厂址等内容,而有一小部分人也表示根本不会看这些内容。这与当地人民的家庭收入、学历有密切的联系,根据调研结果分析发现,学历越高对此越关注,家庭收入越高对此也越关注;同时,数据还显示年龄处于31-50岁之间的人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度较其他年龄段的人高。

(二)当地的食品渠道

日常生活中,当地居民的食品大多数在小超市购买,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食品由自家种植或养殖。当地人民在购买食品时绝大多数会选择塑料袋包装的,同时也有一部分人会选择密封或真空包装、纸质包装或无包装的食品。其中,家庭食品渠道与家庭的月收入与成员的年龄有密切联系,调查数据显示家庭月收入越高越会选择到正规的食品销售市场购买食品,同时也回倾向于选择包装良好的食品。

(三)当地的食品安全情况

调查结果的数据显示,当地居民经常遭受散装食品卫生问题、食品无标签、标志和假冒伪略产品的困扰。并且大多数人认为导致目前食品安全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主管部门责罚不明和购买者对假冒伪略产品的鉴别能力不高;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对失信工厂和个人惩罚力度不够和执法部门缺乏配合。

(四)处理食品安全问题的方法

调查数据显示,当地居民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后,仅有13.39%的人会选择向有关部门投诉,而86.61%的人却选择不投诉。选择投诉的人中,也只有一小部分得到满意的解决;选择不投诉的人,有37.27%的人不知如何投诉,有32.73%的人认为投诉不能解决问题,也有30.00%的人认为投诉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不愿投诉;同时,也有一小部分人表示遇到食品安全问题他们一定会投诉,但目前尚未遇到过食品安全问题,这说明在目前的农村有一部分人的认识水平很高,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也非常关注。

(五)关于食品安全信息

当地居民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信息主要通过电视和亲戚朋友了解,当地较缺乏报刊、宣传画等平面媒体。并且当地居民还想要了解更多的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儿童食品安全知识和食品营养知识;希望有更多的渠道可以让自己了解食品安全问题等信息。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日常食品多为来自小超市的散装、塑料袋包装食品,卫生条件差,来源不甚明晰,质量不能得到保障,加之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薄弱,监管力度薄弱,当地食品安全存在隐患。

2、消费者鉴别假冒伪略产品的能力差,食品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并且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3、信息来源渠道少,当地居民不能及时掌握食品安全信息。

4、相关部门职责不明,对食品的检查检疫不严格。

5、相应的消费者投诉部门办事力度小,投诉程序繁杂,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多,不能很好地解决关于食品安全的投诉问题。

(二)几点建议

1、加强监管,提高颁发食品营业执照对从业者的要求。对食品营业超市、门市等进行定期排查,并且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强化食品生产企业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引导和促进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向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食品。

2、加强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科学消费知识及日常法律知识,以提高当地居民对于食品的鉴别能力,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

3、加强农村信息宣传投资,拓宽信息渠道,强化广播、海报、宣传画、条幅等媒体的应用,积极拓宽电视、网络等信息渠道,积极组织文艺下乡的形式向当地居民宣传食品安全知识。

4、强化责任,切实做好食品各环节的监管。严格按照食品生产管理规范的要求组织生产,强化企业责任,严厉打击制售假劣食品的违法行为。

5、在各乡镇公开设立投诉站点,简化投诉流程,合理安排,积极帮助当地消费者解决食品安全引发的问题,并与相关部门配合彻底消除该类食品安全隐患。

6、整合资源,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一要整合监测资源。将分散在各监管部门的监测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市食品监测中心、县食品检测办公室、乡镇投诉站点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不搞重复建设,同时保证及时处理问题。二要检测资源共享。制定全市食品抽检计划,由安委会牵头对食品市场进行抽检,结果互用,信息共享,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抽样检测。三要完善联合执法、综合执法机制,集中力量彻查大案要案,遏制违法犯罪。

【第13篇】农村用药安全与两网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用药安全与两网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和药品供应网络建设(以下简称'两网'建设),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形势下,党和国家解决'三农'问题,切实维护农民用药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国务院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的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德政'工程。为进一步加快我县农村药品'两网'建设进程,确保按期完成县局规定的'两网'建设各项工作任务,_____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人员深入县城区、各乡(镇)开展了农村药品'两网'建设调研。通过调研,掌握了我县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总结了'两网'建设的成功经验,对进一步做好我县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基本情况

全县辖区三镇六乡一场一矿,总人口81000人,其中:农业人口46000人。全县共有医疗机构119个,其中:县级医疗机构2个,乡(镇)卫生院9个,计生服务站(所)13个,村卫生所95个。共有药品经营企业26家,其中:药品批发企业1家,药品连锁企业11家,药品零售企业14家。

二、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开展情况

我县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是在全国各地普遍开展的大背景下正式启动和实施的,到现在已有两年时间。两年来,我们在“两网”建设方面,既积极贯彻上级的部署,又紧密结合本县实际情况,突出重点,狠抓三项工作,“两网”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

1、药品供应网络日趋完善。县局坚持把加强药品供应网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经过连续几年的努力,现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药品供应网络。一是稳步实施药品配送进村计划。_____县德荣大药房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是县内成立较早、资本实力较为雄厚的药品经营企业,多年来,它在满足全县人民群众用药需求方面发挥了很好的龙头作用。在县局的指导和大力扶持下,_____县德荣大药房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及_____市锦丰医药有限公司分别在全省三镇六乡建立了药品配送连锁企业。县局在没有药店的村开展了服务性供药点建设,全县农村已建成45个村级服务性供药点。使农村药品能从正规渠道购进,有力地保证了农村药品质量。

2、药品监管网络进一步健全。我县农村药品监管网络建设可以说是从县药监局成立就开始着手,经历了2年多时间,在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下,现已建立了一个以专门机关监督为主、社会监督为辅、较为健全的药品监管网络,较好地发挥了各自的职能作用。20xx年至今,全县共聘请了药品监督协管员27名,药品监督信息员90名,药品监督协管员工作站9个,药品监督信息员工作站14个,由此,我县县、乡、村三级药品监管网覆盖率达到了100%。形成一个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和行政村的健全的、职能职责更加明确的食品药品监督网络。

3、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建设顺利启动和实施。开展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创建活动,帮助各医疗机构提高自身药事管理水平,相关主管部门和多数医疗机构本身是理解和支持的。我局坚持将医疗机构创建“规范药房”这项活动作为提高用药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的有效载体,局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股室和专人负责落实。总体上看,通过创建“规范药房”,各医疗机构相关人员业务水平、药品质量管理水平、软硬件建设等方面都有较大提高,创建工作成效显而易见。

二、主要做法

围绕上述“两网”建设中的三项主要工作,我们在具体工作中,坚持在实践中摸索,力求找到最符合本地实际的途径和措施。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在加强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中注重“五个结合”。一是医药结合。即对部分基础条件较好的医疗机构药房加以改造和规范。二是上下结合。根据县城区药品经营企业相对趋于饱和的现状,把重点向部分较偏远的乡镇延伸,大力发展乡级零售药店。三是新老结合。既大力发展新的企业,又对现有的企业进行整顿规范对达不到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的,坚决淘汰出局。四是内外结合,既鼓励本地资本从事药品经营,又支持外地资本参与,形成内外并进的竞争格局。五是数质结合。遵循合理布局、方便群众的原则,坚持标准,确保质量,克服片面追求数量的现象。

2、在加强农村药品监管网络建设中体现“四项要求”。一是健全组织网络。健全的组织机构是搞好药品监管工作的基础。我们在20xx就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监管网络,今年又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和充实,监管网络更为健全。二是体现专兼结合。总的来说,药品监管的职责最根本的还是要由专门机关,即药监部门来承担,要以专门监督为主。社会监督作为专门监督一种补充,也是非常必要和行之有效的,其人员基本是由社会上各有关方面和不同阶层的工作人员兼任的,利用其工作职务等方面的优势来开展药品监督这项工作。三是明确职权职责。针对现已成立的县“两网”办、乡镇协管领导小组及其“协管”办、聘任的药品社会协管员、信息员等,都相应规定了他们的职权、职责,使其既 不越权,又不失职。四是注重发挥作用。建立社会监督网络的根本目的在于有效发挥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从相应组织人员的资格条件等方面来把关,力求个个、人人发挥作用。

3、在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建设中“严把三关”。我县在开展全县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创建活动中,认真对照标准条件,确保工作质量,在实施过程中“严把三关”。一是严格标准条件。即严格按照已制定的医疗机构创建“规范药房”的相应标准和条件。面对全县众多的县直、乡镇、村级医疗机构,统一其创建“规范药房”的标准。提倡个个参与,但决不擅自降低标准,搞个个达标。二是严格规范操作。在启动和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规范操作,并选派好业务人员负责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三是严格检查验收。在创建过程中,坚持发挥各医疗机构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由它们先行对照标准,加强自我完善,完成自查后申请验收。检查组在验收中,严守纪律,严格条件,对检查情况做出客观评价,如实指出各自存在问题,并要求它们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认真补缺补差,确保了整个工作的质量。

三、几点体会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是搞好“两网”建设的重要保证。在加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中,各相关人员,特别是领导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高度重视和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力争把本地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2、勇于实践、有所创新是搞好“两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两网”建设的具体工作非常多、非常细,而且需要长期坚持。我们要敢于在实际工作中多摸索,有所创新,不断巩固和扩大“两网”建设的成果。

3、因情施策、注重实效是搞好“两网”建设的基本要求。加强“两网”建设,必须既按照上级的原则要求,紧密结合本地、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同时要十分注重工作的质量和实际效果,这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坚持共性、突出个性是搞好“两网”建设的关键所在。所谓的“个性”亦即特点,“两网”建设这项工作,各地、各单位在具体工作方法和措施,有许多共同点,但也不是千篇一律,我们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做法,但也不要简单地照搬照抄他人之作,要力争形成各自的工作特色。,我们还利用药品经营企业gsp认证的契机,促使它们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在软硬件建设上有较大提高,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按照规定淘汰一批。全县药品经营企业经过gsp认证后,企业容貌与管理整体上升到了一个新水平。三是坚持内外并举。县局立足本县实际情况,既对县药业公司给予积极扶持,又按照“大市场”规则,为外来投资企业提供服务,鼓励其公平参与药品流通领域的竞争。四是合理规范医疗机构用药行为。即将全县卫生院、医疗室、个体卫生所等医疗机构作为方便群众用药的一种途径,按照国家规定所开具的处方合理使用药品,解决群众用药问题。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_____县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取得了好的成绩,但从调研的情况看,药品的供应和监管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已建成的县、乡(镇)、村药品监督网络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还处于起步阶段,网络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所聘请的药品监督协管员、药品监督信息员,没有固定的报酬和必要的经费,有义务没有报酬,因此,反馈信息情况的积极性不高,难以保证信息反馈的经常性、真实性和全面性,可能使形成的监督网络形同虚设。

(二)重视不够,认识有差距,影响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在部分乡(镇)和所聘请的药品监督信息员、药品监督协管员中还存在着对'两网'建设工作认识模糊,无所谓、等待观望等思想,工作不主动,敷衍塞责,应付了事,仅停留在参加会议的层面上,没有具体的工作目标和实际行动,在群众中造成走过场,做样子,一阵风。

(三)'两网'建设具体操作欠细致。'两网'建设没有统一的模式、标准和操作规程可以参考,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摸石头过河,基层难以操作,影响了'两网'建设工作的进程。

(四)药品流通渠道不畅,乡(镇)以下药店偏少,不能担当广大农村药品供应的重任。首先,药品供应渠道混乱,诊所卖药,假药、劣药、过期失效药屡禁不止。其次是农村经济条件差,人员居住分散,山高箐深,有资格、有条件的人不愿到行政村,特别是边远山区设药店或专柜,致使乡(镇)以下药品供应网点稀少,群众买药不方便。

(五)村级医疗机构服务水平低,服务意识差,责任感不强。承担广大群众用药重任的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的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普遍低下,药学知识缺乏,不能指导农民合理、有效的使用药品,加之以药养医,造成药价虚高,品种结构不合理,滥用抗生素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农民看不起病,用放心合格药品难,用药贵的问题比较突出。

(六)市场竞争导致配送体系受到冲击,影响了供应网络体系的稳定。我县确定了_____县德荣大药房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及_____市锦丰医药有限公司为主要的药品供应商,负责药品统一配送,企业为了竞争,各自在宣传、价格、服务上采取措施,吸引客户,使已形成的供需关系受到了冲击,影响了供应网络体系的稳定。

(七)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管理、服务达不到要求。企业在加盟后,承担药品配送的企业服务跟不上,药品品种不齐全、药价不稳定等情况突出,特别是在帮促gsp认证中,工作马虎不到位。同时,各药品零售企业也有等、靠思想,过多地依赖于所加盟的连锁企业公司,在药店规范化管理、实施gsp中不积极主动。另外,负责药品配送的源头企业只注重县、乡(镇)级药店,对村级药品服务站不重视。

总之,_____县自开展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以来,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药品供应网络建设中做了一些工作,对保障农村群众用药安全,方便购买使用药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调研的情况看,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我们相信,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县局、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埋头苦干,一定能把'两网'建设这项'民心工程'做好抓实,使广大农村群众吃上放心实惠药。

【第14篇】阳泉市农村信用社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安全问题调查报告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金融信息化进程加快,因特网在信息全球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通信、计算机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在银行业广泛运用。在金融信息系统日益发展,信息越来越向上集中,规模越来越大,金融业对它的依赖性不断增加的同时,金融信息化系统安全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

金融信息化是一个热点话题,关系金融行业的稳定性和发展。所谓金融信息化,是构建在由通信网络、计算机、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四要素组成的国家信息基础框架之上,由具有统一技术标准,能以不同速率传送数据、语音、图形图像、视频影像的综合信息网络,将具备智能交换和增值服务的多种以计算机为主的金融信息系统互连在一起,创造金融经营、管理、服务新模式的长期系统工程。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经济全球化,首先是信息全球化,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金融信息化进程加快,因特网在信息全球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通信、计算机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在银行业广泛运用,外资银行大举进入,网络银行迅速发展,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犯罪也在迅速增长。曾几何时,银行存折和信用卡明明在自己手里,银行支票和印章明明锁在保险柜里,计算机操作密码慎之又慎,账户上的存款却不翼而飞。

安全是金融信息系统的生命。在金融信息系统日益发展,信息越来越向上集中,规模越来越大,金融业对它的依赖性不断增加的同时,金融信息化系统安全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它关系到金融机构的生存和经营的成败,所以,应把金融信息化系统的安全视同资金的安全一样作是金融机构的生命。金融信息系统的安全不仅是金融行业本身的问题,它与我国的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国家安全紧密相连,是保障金融业稳定发展、增强竞争力和生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信息系统的安全已成为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问题。

鉴于金融信息化安全的重要性,对阳泉市农村信用社信息化建设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安全问题:

(1)内网与外网没有安全隔离。

目前,我们的业务网络与外网没有完全隔离,并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运行业务系统的计算机在没有相应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与外网进行连接。

(2)一些拓展服务没有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

我们的一些拓展服务,没有相应的安全措施。如网上对账系统,服务器运行于外网环境中,没有相应的安全措施,那么可能造成客户信息的泄密;对账系统运行于http协议下,此协议不具备数据加密等要求,同样在数据传输中可能造成客户信息的泄密。

(3)员工信息化安全意识淡薄。

员工对业务系统、计算机密码的设置、保管、更换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很多人的密码较简单,还有很多人的密码为系统预设密码。

(4)计算机外设的使用没有安全保障措施。

对于大多数的计算机外设的使用,我们没有相应的安全制度和措施。外设的随意使用,可能造成我们信息的泄密,如:移动硬盘。

针对以上问题,经过分析研究,觉得以下几方面的措施,可以有力的保障信息安全:

(1) 内网与外网进行有效隔离。

针对内网与外网有效隔离,可以采取运行内网业务计算机上安装杀毒软件、防火墙,并及时更新病毒库、定时查杀;对计算机进行定期扫描系统及应用漏洞;避免安装未知软件,软件均由内网ftp服务器下载;外网出口架设硬件防火墙,并配置访问控制列表,防止计算机被攻击、下马。

(2) 拓展业务采取安全保障措施。

对于拓展业务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接入外网的服务器,安装杀毒软件、防火墙,并及时更新病毒库、定时查杀;进行定期扫描系统及应用漏洞;禁止安装非业务相关软件;外网出口架设硬件防火墙,并配置访问控制列表,除业务应用外所有端口封闭;web应用采用安全的传输模式,如http,制作访问证书,并对相应客户颁发相应的访问证书,否则无法访问到业务服务器,并对证书进行定期撤销、更新;修改应用及数据库常用端口、避免端口被扫描及攻击;web应用的用户名密码采取md5方式加密,该加密方式为不可逆,防止客户用户名与密码被窃取;

(3)加强员工信息安全培训。

分批、分级对员工进行信息安全培训,加强员工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培养信息安全方面的基础知识。

(4)制定计算机外设使用制度。

制定计算机外设使用制度,规定外设使用的计算机及使用人,可建立登记薄,有效监控;配置使用外设计算机,防止自动播放外设内容,防止病毒传播;杀毒后方可使用外设;使用外设后计算机进行扫描后方可接入内网,防止病毒在内网中传播。

【第15篇】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调研报告推荐

水是生命之源、民生之本。据统计,在发展中国家8%的疾病是由饮水不安全造成的,每年因饮水得不到保障而死亡的人数超过800万。因此,保障饮水安全尤其是农村饮水安全,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本要求,是加快“六大渝北”建设、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贯彻落实区委十二届三次全委会精神、切实解决当前民生突出问题的具体行动。根据区政协的统一安排,我们成立伊始,就组成了专门的调研课题组,采取实地考察、座谈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入木耳镇、兴隆镇、统景镇、大盛镇等地进行了调研,广泛听取了区水利局、区爱卫办、区环保局、区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的意见,形成了本调研报告。

一、xx区农村饮水安全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水利建设,着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累计新建各类饮水工程7000多处,解决了2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我区农村自来水建设从时间上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1年以前,主要是直接取用河水、溪水、山泉水、坑塘水,还有就是集雨、引泉等浅井供水。供水设施为户建、户管、户用的微型工程,设施简陋,规模较小。自来水普及率低,上世纪80年代只在大的场镇及附近农村有集中的小型供水工程,由原江北县水利局主管,主要解决政府和学校、医院、场镇等的用水。第二阶段为1991年至今,区委、区政府逐年加大了对农村改水的资金投入,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不断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力求让农村居民都吃上水质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新建和扩建集中供水工程共26个,目前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37.5万人,受益率达62.52%。

二、xx区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饮用水源水质堪忧

据区环保局环境监测站近三年水质监测数据表明,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堪忧,特别是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仍超标严重。从今年7月区环保局对26个乡镇及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水质监测的抽样来看,仍有4个乡镇及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未达标。比如,重庆悦来合力水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水质总磷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啵ê恿鳎┧域标准,中坪水厂、石鞋水厂、多宝供水厂等3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等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啵ê库)水域标准。农村饮用水工程水质状况也不容乐观,2022年以来区改水办、区卫生局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的规定,对全区72处农村饮用水工程进行了监测,在抽查的288件水样中每件水均有不合格的项目,主要体现在感官和微生物指标上,其中微生物超标率高达94.8%,2022年的72件样品中水质合格率为9.72%,而2022年的116件样品中无一件合格,一旦饮水方式不当,可能造成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二)缺水人口依然较多

根据区水利局调查收集的多年平均数据分析,在连晴30天的情况下,全区农村缺水人口118696人,缺水比例为27.4%;在连晴60天的情况下,全区缺水人口199341人,缺水比例为46.01%;在连晴90天的情况下,全区缺水人口278321人,缺水比例为64.24%。在连晴30天的情况下,按缺水人口所占比例,缺水比例大于等于50%的为严重缺水地区,主要有石船和统景镇;缺水比例大于等于25%小于50%的为较严重缺水地区,主要有茨竹、龙兴、大盛、古路;缺水比例小于25%的为一般缺水地区,主要有兴隆、大湾、木耳、洛碛和玉峰山镇。另据水利部门调查,2022年底全区已有水利工程的现状供水能力2.07亿m3,其中城镇1.18亿m3,农村0.89亿m3;而全区农村生产生活需水量为2.55亿m3,缺水量达1.66亿m3。

(三)供水净化设施简易

农村供水大多为简易自来水,基本上没有处理和净化消毒设施。几户人家联合建一个蓄水池,从一个相对“干净”的地方把山泉和山沟水引到池子里,就放水饮用。水体没有得到基本的处理,纯粹是天降水。有的地方居住分散,寻找水源困难,没有过滤消毒,就直接饮用山塘蓄水。部分农村人口饮水问题主要是依靠各自在池塘边或低洼处打井过滤浅层地表水解决,水井周边就是粪池或其他容易产生污染源的区域。在枯水季节,池塘、低洼地无水时,村民用水就得不到保障。另外,部分村民为了节省投资,使用的是不合格甚至是有毒的塑料管材,容易造成身体的慢性中毒。

三、xx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管理体制存在弊端

农村饮水安全涉及的管理部门较多,没有一个统一的协调机构,管理体制不顺,协调沟通困难,未能形成城乡供水一体化的体制,存在“多头管水”的问题。农村面上改水的协调职能在区爱卫办(区改水办),水资源管理和集中式供水工程建设职能在区水利局,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监管职能在区环保局和区卫生局,城镇供水由区自来水公司和镇政府负责。乡镇场镇水厂管理主体较为复杂,经营形式有三种:一是由当地政府管理,比如龙兴、统景水厂;二是由政府管理、公司承包经营,比如兴隆水厂;三是由政府管理、私人承包经营。从调查来看,绝大多数水厂经营处于亏损状态,如统景水厂2022年1-5月主营业务收入30.29万元,其他业务收入13.08万元,亏损7.09万元。由于大部分供水单位都承包给了企业或私人经营,经营者主要考虑的是利润最大化,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不熟悉水质处理工艺和相关的卫生知识,对水质未落实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监测,水厂消毒设施不健全,为降低成本很少或根本不投放消毒药物。

(二)水源缺乏有效保护

一是有很多村人畜共用水源,临近的厕所和牲畜粪便离水源太近,周边农田中的农药、化肥、除草剂过量使用,加重了饮用水质的化学污染。二是为了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发展较快,规模不断扩大,绝大部分畜禽养殖(场)户没有污水、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70%的垃圾直接排放,造成第二次污染。三是镇街中小企业粗放经营,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缺少排污措施,严重污染地表水。四是镇街场镇配套设施不完善,没有污染处理设施,已经建成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作用发挥不好,造成当地地表水和地下水人为污染,更加加剧了我区农村饮水安全隐患。五是大部分乡村水源防护条件差,有的水源建在坑塘边,有的制水区与生活区分不开,没有水源保护警示标志,取水井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使供水水质不能达标。

(三)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农村饮水安全资金是按受益人口进行补助的,2022年以前其补助标准只有313元/人,而实际需要的投资一般在800元/人左右,加之区级对该工程的配套资金少,造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标准低、规模小,施工质量无法保证,经过几年的运行,部分工程已不能正常供水。另外,部分饮水工程是由个人投资兴办,投资者为一味追求眼前利润,致使工程材料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证,造成工程标准较低,不能长期发挥效益,甚至用不多长时间就报废。农村场镇水厂多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受当时经济和社会条件限制,供水管网大多数采用水泥管和普通塑料管,经过二十多年的运行使用,加之缺乏有效的维护和管理,机电设备陈旧不堪,管网普遍老化。

(四)供水管理问题较多

农村饮水工程受地理和居住条件影响,一般具有管线长、规模小、用水量少等特点,加之物价部门在核定供水水价时,一般都要考虑当地居民的承受能力,其水价基本上比成本水价低,如:兴隆水厂现行水价为3.4元,其成本水价为4.5元,镇级水厂的情况都与兴隆相似,其他村级水厂的现行水价基本都在2.5元左右,而其成本水价最少都在3.5元以上。造成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是,我区乡镇水厂都是使用的非普工业用电,电价占支出费用的比例太大。比如,茨竹水厂取水扬为 380米,水处理必须进行二次提灌,电费占支出费用的69%。因此,大多数已成饮水工程都只能保证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这样既不能保证工程的供水水质,更不能保证工程的更新改造,工程长期带病运行得不到有效整治,最后只能报废。

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认识,加强领导,强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

农村饮水安全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农村广大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民生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农村工作和水利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区委、区政府和有关部门、镇街要充分认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强农村饮水安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民生问题,主动抢抓中央扩大内需和两江新区开发建设的新机遇,加快推动建设一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完善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农村群众持续获得安全饮用水。力争到2022年前,全面解决农村1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和管理的新机制,确保集中供水工程水质全面达标,分散供水工程水质基本达标。建议区政府专门成立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区水利局、区卫生局、区爱卫办、区国土分局、区财政局、区发改委等部门为成员单位,负责统一规划、统筹协调全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能职责,区水利局负责农村饮水工程的规划布局,区卫生局负责农村饮水工程的水质监测,区爱卫办(区改水办)负责农村面上改水,区国土分局负责指导红层找水和饮水工程用地问题,区财政局负责统筹解决农村饮水安全资金,区发改委负责饮水工程项目立项和水价核定监管。

农村安全报告15篇

农村饮水安全目标完成情况自查报告根据市委、市政府对我区社会民生第11条(完成2014年农村饮水安全目标任务)的考核目标要求,我区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结合工作实际,现将自查情况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安全范文

  • 农村安全报告15篇
  • 农村安全报告15篇90人关注

    农村饮水安全目标完成情况自查报告根据市委、市政府对我区社会民生第11条(完成2014年农村饮水安全目标任务)的考核目标要求,我区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结合工作实际,现将 ...[更多]

农村报告热门信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