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建设学校可行性报告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3篇优秀的建设可行性学校报告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建设学校可行性报告,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 目录
【第1篇】蔬菜大棚项目建设可行性报告
一、项目背景
蔬菜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特殊商品,是人们保持膳食平衡的重要食物。蔬菜生产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产高效农业项目之一,也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今年,我市将设施农业确定为全市的重点建设项目,天山镇地处阿鲁科尔沁旗政治、经济、商贸、交通中心,具有发展设施农业的特殊优势。为促进菜蓝子工程的健康发展,改变现有蔬菜大棚结构不合理,设施陈旧老化,经营粗放等面貌,确保四季蔬菜的均衡供应,xx年我镇计划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蔬菜大棚示范小区8个,新建高标准温室大棚200栋。
二、项目概况
1、建设地点:继贤、胜龙、潘家湾、双庙等8个村。
2、建设规模:建设日光温室蔬菜大棚200栋,蔬菜育苗基地1000平方米。
3、建设条件:省级通道、集通铁路穿境而过。可谓“四通八达”。地理环境优越,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对蔬菜生产非常适应。
三、市场分析
由于我镇地处旗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内常住人口达8万人之多,年蔬菜消耗量在xx万公斤以上,而目前,我镇仅拥有各类蔬菜大棚近2500栋,面积350亩,年产蔬菜量在600万公斤左右,缺口1400万公斤。特别是在冬春季节蔬菜供应淡季,大部分蔬菜靠外调供应。急需生产1400万公斤自产“反季节”蔬菜才能满足淡季居民消费需要。新建200栋蔬菜大棚预计年产蔬菜400万公斤,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城乡居民的需求,市场前景广阔。
四、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自然条件
项目区交通十分方便,公路四通八达,产品运输便利。土质肥沃,无污染,地势平坦、开阔。
2、劳动力条件。我镇劳动力资源丰富,特别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资源更加充沛。
3、基础条件。计划建设大棚的几个村,有着多年的种植蔬菜的经验,但由于受气候、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多年来,始终处于简单粗放型发展状态,所建大棚多在农户庭院,生产能力低、经济效益差。近两年,我镇在继贤村建立了高标准蔬菜大棚示范小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并得到了群众的认可,群众对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的积极性显著提高。
五、建设规模
新建高标准蔬菜大棚200栋,占地950亩。
六、投资概算
经测算建设1栋蔬菜大棚需投资3万元,其中,棚架及覆膜13000元,保温被8000元,墙体4000元,灌溉设施5000元。
200栋蔬菜大棚共需投资600万元。
七、项目期限
4个月,即从xx年4月1日起至即从xx年7月31日止。
八、资金筹措
采取国家投资与个人自筹相结合的办法筹措项目资金。总投资600万元中,国家投资300万元,其中补贴资金200万元,灌溉设备配套资金100万元;贷款及自筹300万元,其中争取项目贷款200万元。
具体筹资渠道:由旗政府为每栋蔬菜大棚补助资金5000元,无偿安装灌溉设备价值5000元;镇政府补助5000元;联系项目贷款10000元,群众自筹资金5000元。
九、效益分析
建设1栋面积560平方米的高标准温室大棚,年产蔬菜2万公斤,按每公斤平均2元计算,年产值为4万元,去除成本年纯收入可达2.5万元。200栋蔬菜大棚年纯收入500万元,1.2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通过蔬菜大棚建设,可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城郊型和城镇园区特色农业的又快又好发展,为指导和引导全镇乃至全旗设施农业的建设和发展发挥良好的示范和带动效应,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十、保障措施
1、成立由镇村有关领导组成的大棚蔬菜建设项目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实行专项推进。
2、组建大棚蔬菜生产技术服务小组,负责对项目区大棚设计和蔬菜生产的全程技术服务。
3、新建工厂化蔬菜育苗基地1000平方米,保证蔬菜种植种苗供应。
十一、项目进展情况
目前,已经落实项目建设地块8处,共950亩,大棚建设图纸已由赤峰市农业局设计完成,各项目地块的规划工作正在进行。
天山镇200栋蔬菜大棚项目建设可行性报告
一、项目背景
蔬菜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特殊商品,是人们保持膳食平衡的重要食物。蔬菜生产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产高效农业项目之一,也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今年,我市将设施农业确定为全市的重点建设项目,天山镇地处阿鲁科尔沁旗政治、经济、商贸、交通中心,具有发展设施农业的特殊优势。为促进菜蓝子工程的健康发展,改变现有蔬菜大棚结构不合理,设施陈旧老化,经营粗放等面貌,确保四季蔬菜的均衡供应,xx年我镇计划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蔬菜大棚示范小区8个,新建高标准温室大棚200栋。
二、项目概况
1、建设地点:继贤、胜龙、潘家湾、双庙等8个村。
2、建设规模:建设日光温室蔬菜大棚200栋,蔬菜育苗基地1000平方米。
3、建设条件:省级通道、集通铁路穿境而过。可谓“四通八达”。地理环境优越,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对蔬菜生产非常适应。
三、市场分析
由于我镇地处旗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内常住人口达8万人之多,年蔬菜消耗量在xx万公斤以上,而目前,我镇仅拥有各类蔬菜大棚近2500栋,面积350亩,年产蔬菜量在600万公斤左右,缺口1400万公斤。特别是在冬春季节蔬菜供应淡季,大部分蔬菜靠外调供应。急需生产1400万公斤自产“反季节”蔬菜才能满足淡季居民消费需要。新建200栋蔬菜大棚预计年产蔬菜400万公斤,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城乡居民的需求,市场前景广阔。
四、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自然条件
项目区交通十分方便,公路四通八达,产品运输便利。土质肥沃,无污染,地势平坦、开阔。
2、劳动力条件。我镇劳动力资源丰富,特别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资源更加充沛。
3、基础条件。计划建设大棚的几个村,有着多年的种植蔬菜的经验,但由于受气候、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多年来,始终处于简单粗放型发展状态,所建大棚多在农户庭院,生产能力低、经济效益差。近两年,我镇在继贤村建立了高标准蔬菜大棚示范小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并得到了群众的认可,群众对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的积极性显著提高。
五、建设规模
新建高标准蔬菜大棚200栋,占地950亩。
六、投资概算
经测算建设1栋蔬菜大棚需投资3万元,其中,棚架及覆膜13000元,保温被8000元,墙体4000元,灌溉设施5000元。
200栋蔬菜大棚共需投资600万元。
七、项目期限
4个月,即从xx年4月1日起至即从xx年7月31日止。
八、资金筹措
采取国家投资与个人自筹相结合的办法筹措项目资金。总投资600万元中,国家投资300万元,其中补贴资金200万元,灌溉设备配套资金100万元;贷款及自筹300万元,其中争取项目贷款200万元。
具体筹资渠道:由旗政府为每栋蔬菜大棚补助资金5000元,无偿安装灌溉设备价值5000元;镇政府补助5000元;联系项目贷款10000元,群众自筹资金5000元。
九、效益分析
建设1栋面积560平方米的高标准温室大棚,年产蔬菜2万公斤,按每公斤平均2元计算,年产值为4万元,去除成本年纯收入可达2.5万元。200栋蔬菜大棚年纯收入500万元,1.2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通过蔬菜大棚建设,可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城郊型和城镇园区特色农业的又快又好发展,为指导和引导全镇乃至全旗设施农业的建设和发展发挥良好的示范和带动效应,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十、保障措施
1、成立由镇村有关领导组成的大棚蔬菜建设项目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实行专项推进。
2、组建大棚蔬菜生产技术服务小组,负责对项目区大棚设计和蔬菜生产的全程技术服务。
3、新建工厂化蔬菜育苗基地1000平方米,保证蔬菜种植种苗供应。
十一、项目进展情况
目前,已经落实项目建设地块8处,共950亩,大棚建设图纸已由赤峰市农业局设计完成,各项目地块的规划工作正在进行。
【第2篇】乡镇自来水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池。力争在今年10月底全部竣工验收,投产使用。
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澄清池在7月初开工,7月底结束。
管网工程从8月初开始至9月底结束。
办公楼及附属设施从9月初至10月底结束。
七、经济分析
根据测算,我乡自来水工程供水成本为0.2元/t,供水价格按0.8元/t收取,供水回收率按70%计算,整个工程投资回收年限为4年。同时,自来水工程建成后,除了可安排一些富余劳动力就业外,又为乡村经济发展增添了后劲。可见,整个工程是切实可行的。
八、建后管理
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实行企业代管理,按规定择优聘任管理人员6人(其中管网维护人员4人,水质化验人员1人,后勤人员1人),建立和健全各项制度,合理收取水价,保障水厂正常运行,促进我乡各项事业不断发展。
【第3篇】民俗风情园建设可行性报告
国务院近日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在妥善保护自然生态、原居环境和历史文化遗存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民族村寨、古村古镇,建设特色景观旅游村镇”,为我国民俗旅游大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民俗旅游在我国,不仅资源丰富、而且是最有特色的户外休闲活动,因地域文化的差异性,也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人文资源。民俗旅游区别于一般的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属于专项旅游的范畴。它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地域性,强调特色鲜明。在全球化背景下,民俗游成为挖掘、梳理与利用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的最佳载体,其文化传承的意义十分重大。
发展民俗旅游要因地制宜,避免近距离、同质化模式,民俗游应当与现代生活衔接,需要保护和传承,需要与市场开发相结合。
xx民俗有悠久的历史,近几十年来已濒临消失,通过开发xx民俗风情文化项目,推进xx民俗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发扬,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如何开发和利用xx民俗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严谨的课题,因此,这个造福子孙、利在千秋、具有重要意义的项目,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一、建设“xx民俗风情园”的巨大意义
1、xx民歌民俗的人文价值
xx民歌民俗具有重大的文化价值和深厚的史料价值,在xx地区创设xx民俗风情园、建设xx民歌民俗史料中心,成立“xx民歌民俗研究会”,对于武汉城市圈文化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2、xx民歌民俗的旅游价值
近几年武汉地区短期旅游急剧升温,武汉周边景区多为一次性旅游点,急需新景点补充。
目前武汉周边影响力的人文景观不多,民俗民歌更是空白,创建xx民俗风情园,吸引武汉地区游客,特别是单位、团体游客,具有很强的现实可行性。
我们在道观河做过试验,xx民歌民俗表演辅之自然民俗景观,大受不同文化层次的游客欢迎。
二、建设“xx民俗风情园”的基本原则
1、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品位建设、高科技管理。
2、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多元文化为前提,坚持自然原野性、乡村生态性、文化原真性、活动体验性,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开发服务设施。
3、建设和管理力图引导游客走进自然、走进乡村、享受原生态文化、回归自我。
三、“xx民俗风情园”建设的目标定位
博物馆式、情景体验式、自然、人文交融,考察、体验、养生休闲的多功能目的地型旅游区。2年达到2a景区,四年达到4a景区。
四、xx民俗风情园”主要景点
1、铁犁牛耕时代的自然景观:
山林、茶园、水田、旱地、小河、渡口、水车、稻场、草垛,石碾
2、男耕女织生活的民俗村落:
姑娘寨:草屋6间(刺绣间、纺线间、织布间、手工制鞋间、哭嫁堂)
刀郎寨:瓦屋6间 草屋3间(榨油坊、练功房、婚礼堂)
3、xx民歌、xx民俗用品陈列厅。
4、xx民俗民歌展演场点。
民俗展演--《xx》(情景体验),《xx》(场地演出)。
农耕组歌--《xx》(舞台演出)。
5、农耕时代生活情景体验(食、宿、参加农耕劳动)。
五、“xx民俗风情园”硬件设施
1、山林200亩
2、古村落2个
3、民俗器具
(1)农具(犁、耙、耖、水车等)
(2)整米用具(石碾、石磨、筛、簸等)
(3)服饰
(4)儿童用具,玩具
(5)婚嫁物品(嫁妆、轿子、花床等)
4、舞台一个
5、休息区,饮食区,工艺品区。
六、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1、xx民歌、xx民俗已经成为品牌。通过报纸、电视和网络三年的宣传,xx民歌已经逐步被武汉、x等地熟悉,被湖北乃至外省市知晓。
2、宣传相关资料(新闻、电视片、民歌mv、图片等),已经基本就绪。
3、xx民俗艺术团现有民歌xx多首,民歌民俗节目xx多个。创作节目xx多个,其中民俗表演节目《xx》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xx》上了中央电视台,《xx》《xx》等一批节目在xx、xx等地赛事中获奖。
4、xx民俗艺术团有x总团x分团,共有演职人员x余人,其中有xx知名的“情歌痴汉”xx,“乡村梅兰芳”xx,有“农民编舞”xx,民歌手xx和xx,“山妹组合”xx和xx。
4、民俗器具正在收集之中。
七、分期投入和产出
一期工程(共需投资xx万):
1、舞台1个(xx万)
2、修整道路 xx米(x万)
3、民俗器物征集收集(x万)
4、xx民俗民歌展演点(室)x个(x万)
5、铁犁牛耕时代的自然景观,男耕女织生活的民俗村落(草屋x间,瓦屋x间)(x万)。
6、农家乐餐厅、厕所、道路指示牌x万
7、广告:x万
8、x人的多功能会议室、x人的住宿、x人的餐厅x万
9、停车场x万
10、xx民俗博物馆:x万
11、剧团演出节目打造:x万
二期工程(共需投资x万):
1、铁犁牛耕时代的自然景观,男耕女织生活的民俗村落(草屋x间,瓦屋x间)(x万)。
2、xx民俗民歌展演点(室)x个(x万)
3、景交路(x万)
4、民俗器物征集收集(x万)
5、广告:x万
6、剧团节目打造:x万
7、x人的住宿:x万
8、大型停车场:x万
平均年接待游客x万人,收入x万,三年半收回投资成本
八、 销售模式及收入
销售门票:x--x元每人
本地旅行社及公司: x元每人
外地旅行社及公司: x元每人
16-20人团队价格:x元每人
20-50人团队价格:x元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