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汇报书
当前位置:和记娱乐网页-和记娱乐平台 > 报告范文 > 政务报告 > 调研报告

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9篇范文)-和记娱乐网页

发布时间:2023-09-10 11:38:02 查看人数:68

【导语】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9篇优秀的开发工作调研调研报告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

【第1篇】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

一、历年扶贫开发情况

(一)历年扶贫开发情况

(二)取得的成效

1、群众解决温饱步伐加快。通过推广“两杂”,发展冬季农业,项目村群众粮食获得了丰收,通过推广科学养猪、种植蔬菜、改造低产茶园、发展经济林果,群众经济收入不断增加。

2、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为今后稳定解决温饱打下了基础。通过建设卫生路、架电、通路、猪厩、沼气、厕所、人畜饮水、安居工程、新开农田、新修水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养殖业、经济林、冬季农业等途径,各项目村实现了通路、通电、通水,科学养猪、科学种田,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等目标,为下一步稳定解决温饱和更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

3、村容村貌,群众精神面貌改观,生态得到改善。通过文化活动室、卫生路、厕所、猪厩、沼气等项目建设,改变了昔日猪、鸡到处跑,遍地猪牛粪的不卫生状况和群众砍树烧火的习俗,村子的卫生面貌明显改观,森林得到有效保护,生态明显改善,通过村广电工程、学校、卫生室的建设,改善了教育文化设施,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通过科技培训,提高了劳动者素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5、起到了示范样板作用。项目村建设不但本村群众受益,也对周边村寨产生了辐射作用,起到示范样板作用,周边村寨纷纷效仿,全县两个文明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三)经验和做法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一是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各项目乡镇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扶贫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以规划组织、落实资金管理、项目的建设及检查验收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二是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严格的扶贫工作责任制,落实责任人,做到了扶贫项目实施一项,巩固一片,带动一方。

2、突出重点,促进农民增收。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扶贫开发工作的“一体两翼”战略,围绕整村推进、产业发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易地扶贫开发等扶贫项目,突出工作重点稳步推进。二是以扶贫项目为载体,因地制宜,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增加收入。三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劳动力资源优势,切实加强培训和转移工作,不断提高自身发展能力。

3、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发挥资金效益。在项目资金管理上,继续坚持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度、项目责任人制度和扶贫资金项目公示公告制度,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项存储,封闭运行,树立扶贫资金是“高压线、救命钱”的思想。

4、积极引导贫困人口,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解决温饱、消除贫困。转变“要我干”的被动思维方式为“我要干”的积极、主动、向上的思维方式。

5、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单位帮扶,社会参与,各方支持的格局,在产业发展上在大水沟乡开展“无偿投入,有偿使用,长期滚动,受益群众”试点工作,在村容村貌整治上,组织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整合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种渠道的资金,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力度,抓出亮点。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三、贫困人口分布

(一)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分布

【第2篇】镇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

扶贫开发工作是促进农业增产,加快农村改革,实现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掌握扶贫开发工作进展情况,了解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紧紧瞄准贫困人口,以“减少贫困、缩小差距、增加收入、构建和谐”为目标,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中心,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重点,积极拓宽扶贫资金筹集渠道,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增强贫困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探索与化隆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扶贫工作新模式,扎实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现就对全镇扶贫开发进行的调研情况形成报告如下。

一、xxxx镇基本情况

xxxx镇位于化隆县东南部黄河沿岸,离县城25公里,总面积为16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900米,年平均气温为8.7℃,气候适宜,属化隆县三大川水乡镇之一,也是化隆县的主要农业生产基地。全镇共有25个行政村,86个社6871户,总人口3.13万人,有回族、撒拉族、汉族、藏族、东乡族五种民族,少数民族占90.6%。全镇总耕地面积为xxxx01亩,人均耕地面积为0.72亩,农作物以冬小麦为主,兼温棚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以“拉面经济”为主的劳务经济第三产业收入占48.6%,以农牧业为主的第一产业收入占收入占33.33%,以“拉面经济”为主的劳务收入已经成为全镇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历年扶贫工作进展情况:随着国家对扶贫工作的大力支持,xxxx9年我镇积极争取在唐寺岗、牙目、桥头、东五、下四合生、朱乎隆六个村的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涉及农户744户,发放扶贫资金372万元;xxxx3年在xxxx街、阿化、西滩三个村种植薄皮核桃1300亩;xxxx4年根据《青海省农村牧区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方案》要求,我镇通过行政村申请、政党政班子会议研究,上级扶贫部门审核确定了上四合生、牙路乎、关巴、东六、东七、xxxx街、阿化、西滩8个行政村为贫困村,xxxx3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均在2736以下,贫困率均在42.5%以上。通过农(牧)户申请、村(牧)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村(牧)委会核实、镇政府审核,确定了贫困户1355户(5257人)。对所有贫困户进行了建档立卡工作;xxxx年年初对贫困户数据进行了更新,初步确定了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

二、取得的工作成效及经验

近年来,我镇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原则,扎实开展我镇解困脱贫工作。主要做法:1、加大宣传力度,是搞好扶贫工作的前提。按方案宣传,镇、村分级召开贫困户认定动员大会,宣传扶贫政策和扶贫方案。对外出打工及未能到会的群众,通过入户走访、电话通知等方式做好宣传,努力做到政策方案“家喻户晓”,营造全村上下共同支持、共同参与、共同监督的工作氛围。2、正确决策、科学决策是扶贫开发成功的关键。深入调研,方案制订科学化。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从国家扶贫政策和村情、户情出发,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符合实际的扶贫规划。填好扶贫对象基本信息表,重点弄清家庭人口、收入来源、支出负担、存款或负债额度、致贫原因、脱贫依靠等问题;建立专门数据库,对所有认定的对象,将搜集到的情况进行信息录入。通过深度分析贫困对象的基本信息,根据其家庭实际,综合考虑所在村社相关情况,明确了“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脱贫思路。3、严格按程序认定是搞好扶贫工作的准则。按照“户主申请、村民小组提名、村民代表评议和票决、村委会审查、镇政府审核、县扶贫局审批”的程序,坚持做到条条到位、环环尽责。特别在代表评议环节上,我镇注重突出民主性、广泛性,要求评议小组至少30人以上,且每个村民小组不得少于5人;在镇政府审核环节上,组织干部到各个村民小组开展入户调查,进一步了解申请户主的基本情况,确保对象认定不出现偏差。4、强化保障,资金筹措多元化。坚持创新扶贫参与机制,构建各界广泛参与的大扶贫格局。一是我镇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扶贫资金、项目。二是通过项目整合,积极整合国土、发改、水利、林业、卫生、交通等方面的项目资金,将钱用到通村公路硬化、安全饮水工程、卫生室建设、电力改造等“刀刃”上。三是群众“凑”。发挥困难群众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在扶贫过程中力所能及地投入资金。5、跟踪问效,信息管理动态化,建立长效机制。坚持动态识别、动态管理,保持扶贫对象的精确性和政策投放的精准性。建立定期回访机制。按季度对贫困户进行回访,及时了解困难情况、增收状况,对于脱贫效果不理想的,及时调整扶贫方案,纠正扶贫措施。6、群众自觉行动,苦干实干是根本。使群众改变观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力更生,苦干实干是扶贫开发工作成功的动因。

总结的经验:我镇充分利用扶贫资金,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把国家的帮助和自身结合起来,有效推动了我镇谋求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激发群众依靠自己力量发展生产的积极性。1、地理条件优越。我镇位于县东南部黄河沿岸,离县城25公里,平均海拔1900米,海拔较县城低近1000米,年平均气温为8.7℃,气候温和,日照时间长,适宜种植各类蔬菜、瓜果及药材等经济类作物,且交通便利,202省道贯穿境内与循化县连接,石甘公路与石大仓乡相连,公伯峡电站公路与循化县红旗乡相连,适合发展特色种植业。2、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拉木峡丹霞地貌、公伯峡电站、苏只电站、水车生态园区、“黄河彩篮”蔬菜种植基地、马步芳公馆、阿河滩清真寺和古树等丰富的自然旅游观光资源,并可依托宽广的库区水域资源,发展冷水养殖、水上娱乐等项目,打造黄河谷地旅游、观光、娱乐、餐饮为一体的服务产业。3、民俗文化有待开挖。我镇以回族和撒拉族居多,占全镇总人口的86%,回族和撒拉族擅长做可口的饭菜,尤其是撒拉族的民族特色餐负有盛名,回族的“刺绣”也享有名誉,有收藏黄河奇石的爱好,且这两个民族热情好客,可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扶持发展农家乐、民族餐等民族特色餐饮业。4、劳务经济渐成规模。全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不断加大,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农村外出打工、就地从业、回乡创业的人数越来越多,拉面经济明显提升了农民收入,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特别是青壮年农民谋生就业、脱贫致富的主要收入来源和支柱产业。5、扶持产业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我镇大力扶持带头致富群众新建畜禽养殖规模、冷水养鱼、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的生产规模,农业组织化程度得到不断提高,从而带动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之处

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社会经济的落后状况,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我镇仍然面临严峻的形式。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我镇有些贫困村多在深山、库区一线,群众居住分散,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基本公共服务不够到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居住条件差等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比如我镇26村人饮工程一直未能完成;北片各村浇水渠道还没有实施防渗工程,渠道渗漏、决口等现象严重,造成群众灌水困难;我镇境内的巴燕沟和6条大排洪沟治理不彻底,每年发生洪灾冲毁和淹没耕地现象,给广大群众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影响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二)扶贫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持续发展能力弱。一是资金投入难以满足群众需求。现有的贫困村基础条件和资源条件都较差,基础设施建设点多线长面广,任务重成本高,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缺口大。二是部门资金整合难。扶贫资金整合度不高,部门大多各自为阵,撒胡椒面,难以发挥整体效益;互助资金量少且使用面小,发挥的作用有限。

(三)贫困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够高,参与程度比较低。现阶段扶贫实际工作中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度的政府行为,贫困人口的参与比较被动,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弱。我镇贫困村经济结构单一,土地抛荒严重,致富企业、专业合作社或能人大户带动和辐射作用发挥有限,持续增收能力不强。农村留守人员老人居多,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贫困总户数比例高。思想观念陈旧,科技意识不强,生产经营能力较低,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抵御风险和自我发展能力脆弱。

(四)转移就业培训重点不够突出。当前扶贫系统开展的转移就业培训是短期非学历培训,这种培训方式的优点是培训范围广、成本低、见效快,但缺点是对最需要转移就业的贫困人口帮助不大,短期培训并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提高自身技能参与市场竞争。因此,必须突出转移就业培训的重点,探索出新的培训方式,帮助贫困群众转移就业,扩大转移就业培训的成效。

(五)扶贫工作长效机制有待健全,返贫现象较为突出。扶贫开发工作与农村其它建设项目缺乏有效衔接,工作联系、项目对接、资金整合相互之间协调不够,社会帮扶体系还未完全形成。部门之间合力不够,不少是各自为阵,统筹协调能力弱。部分行业、部门和单位对扶贫开发的思想认识、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不同,实际效果差异性也较大,存在不平衡状况。因病因教致贫返贫现象较为突出,贫困人口脱贫与返贫相互交织,因重度残疾、重大疾病、年老体弱致贫占40%以上,还有相当一部分贫困户是病残、精神障碍和无劳动力户,基本难以脱贫。

四、对做好扶贫工作的意见建议

目前贫困地区发展滞后问题没有根本改变,贫困人口生产生活仍然十分困难。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仍然严重滞后,扶贫开发任务仍然非常艰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要啃“硬骨头”、蹚“深水区”、 打“攻坚战”,靠单项措施、常规手段很难奏效,必须在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突破。要用新机制保障扶贫工作落到实处,用新机制保障扶贫资源有效利用,用新机制保障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形成强大合力,提高扶贫成效。

(一)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在已有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的基础上,按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

(二)建立“到户到人”长效机制。集中帮扶,着力解决整家整户整体脱贫的问题。按照“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精准帮扶、逐户验收”的工作要求,因户制宜,实施扶贫到户到人工程。一是干部帮扶到户。建立干部驻村帮扶机制,开展“万名党员干部帮万家”活动,可分期分批安排,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组,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组要协助基层组织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落实保障措施,建立激励机制,实现驻村帮扶长期化、制度化。并建立帮扶台帐;二是转移就业到户。实施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就业工程,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稳定实现该类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农户至少1人转移就业;三是技能培训到户。整合雨露计划、农业实用技术和新型农民培训等教育资源,确保贫困农户掌握1-2项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四是产业扶持到户。帮扶贫困户“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增加收入。

(三)建立健全扶贫资金投入和管理机制。一是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尽量按实际投资安排项目资金,减少甚至取消到户项目要求农户特别是特困农户自筹的资金,减轻贫困群众负担;二是提高一些扶贫项目的扶助标准。当前贫困区域的生产生活条件都比较恶劣,在这些地方修建基础设施如道路、饮水工程等项目建设难度非常大,而且当前项目建设所需物资、劳务价格也不断上涨,项目单位投资越来越高,因此,要进一步提高项目建设资金标准;三是统一规范扶贫项目税费收取。扶贫资金扶持的都是贫困区域和弱势群体,因此除国家硬性规定不能免除的税费外,所有扶贫项目尤其是直接扶持贫困农户的项目,都应考虑免税。四是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完善扶贫贴息贷款政策,增加财政贴息资金,扩大扶贫贴息贷款规模。进一步推广小额信用贷款,推进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和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

(四)完善“基础提升”长效机制。改善民生,着力解决贫困区域生产生活基础薄弱的问题。以贫困村为重点,实施“五大工程”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条件。一是村级道路畅通工程。完善村级公路网络的基本要求,加强村出口公路和连村一般出口公路硬化、安全防护设施和中小危桥改造等建设,二是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三是加强完善生活保障。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行动态管理。四是就医保障到户。筹集新农合资金,实现贫困人口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

(五)、强化管理要点,健全“工作推进”长效机制。一是编制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加大统筹、协调和改革力度,构建扶贫开发工作的组织、推进和落实长效工作机制。切实提高贫困户的参与度、受益度。积极培育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组织,提高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的组织程度。做大做强扶贫产业,为贫困群众稳产增收打牢基础,扶持做大做强扶贫龙头企业,发挥扶贫龙头企业对贫困地区主导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培育扶贫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整合资源,着力解决扶贫开发工作合力不够的问题。二是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加强贫困地区旅游资源调查,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依托贫困地区优势旅游资源,发挥精品景区的辐射作用,带动农户脱贫致富。对贫困乡村旅游发展给予重点支持。结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搬迁、游牧民定居、特色景观旅游村镇、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和传统村落及民居保护等项目建设,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

(六)加强领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深刻认识扶贫开发的重大意义,更加重视扶贫开发工作,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转变作风,扎实工作,切实帮助贫困地区改变面貌,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1、明确工作职责。要把扶贫开发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职责,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切忌空喊口号,不提好高骛远的目标,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关注少数民族、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加大支持力度;2、完善管理体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对本区域内贫困地区的扶贫脱贫负总责,逐级建立扶贫开发目标责任制,整合各种资源予以支持。采取措施,帮扶到村到户到人,把扶贫开发任务和政策逐项落到实处;3、加强基层组织。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健全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突出抓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发展集体经济,增加村级集体积累。尊重贫困地区群众在脱贫致富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其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通过自身努力增加收入,改变落后面貌。4、强化队伍建设。加大贫困地区干部培训力度,提高执行能力,重视扶贫开发队伍建设,提供必需的工作条件和经费保障。各级扶贫开发相关部门要加强思想、作风、廉政和效能建设,加强督促检查,认真履职尽责。5、营造良好环境。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宣传工作,积极宣传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自强不息、战胜贫困的先进事迹,总结推广扶贫开发实践中探索的成功经验,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广泛参与扶贫开发事业,激发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活力。

【第3篇】有关乡镇精准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

**镇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

为完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创新财政扶贫工作方式,我们带着是否继续对贫困对象实行救助式扶贫的问题,对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镇的贫困状况和扶贫方式进行了认真调研,并在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中,选择扶贫方式进行了认真思考,谨借此文谈点见解和建议。

一、基本现状

(一)基本镇情

**镇位于惠阳镇西北部,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总面积73.7平方公里,总人口9791人(苗族人口9766人,侗族13人,水族4人,布衣族8人),下辖13个行政村,123个村民小组,41个自然寨。全镇有7所小学,教师71人,学生879人,镇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室5个,卫生从业人员17人。**镇主要产业为传统种养殖业,主要农产品为稻谷、玉米,规模小,价值低,品种单一。工矿业缺乏,经济基础薄弱。20xx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1813万元,国民收入1530元,农业总产值1400多万元,财政收入9.8万元,粮食总产量3707.8吨,人均粮食产量387.8斤,人均纯收入1156元。近年,**镇以旅游业为龙头,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20xx年,全镇旅游收入总共123.1万元。

(二)贫困现状

全镇现有绝对贫困人口1140人,低收入贫困人口3477人。因全镇均为典型的高山地貌,乌肖、乌吉民等村还活在一方水土养不富一方人的地方,主要劳动力大部分都外出务工。为改变这部分人的生存环境,县委、县政府组织县财政局、县扶贫办等相关部门,竭力配套改善村民生产基础设施,尤其是在近几年来,相关部门组织实施的各项扶贫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三)贫困成因

1、受自然条件的影响。**镇大部分村寨位于深山区,海拔高,地理条件差——气候条件不好,道路交通不便,信息传递不灵,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收效不良,农产品经济价值不高,农民增收不快,改变自然状况的能力不强,使得农民生活在一个“自然条件差——农民收入低——改变自然条件难——农民收入低”的恶性循环中。

2、受劳动力文化素质的影响。由于受经济、地理、人文、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大大低于市民,尤其在偏僻落后得山村,农民的教育状况更不容乐观。根据20xx年人口普查,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仅为6.79年,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高达54.17%。20xx年的调查显示,在低收入人群中(纯收入924元/年·人),**镇18—45周岁劳动力(农村主要劳力)文化层次很低,高中仅占11.26%,小学及以下占34.5 %,在郎德的务农劳动力中,初中以下学历所占比率高达88.74%。由于文化层次偏低,小农经济意识较严重,种植养殖的生产经营方式陈旧,接受新的知识文化的能力相对较弱,劳动力转移输出困难,这给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并且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这逐渐成为推动社会全面发展过程中的最主要的不利因素之一。

3、受产业结构的影响。受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所限,**镇长期以来缺乏工矿业及第三产业,尤其在一类、二类村,第三产业几乎没有涉足。种养殖业投入大,收益小,且主要目的是自产自消,商品率不高;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小,且收效不好,质量不高,农民收入渠道单一。除了传统农业,唯有收效的是郎德上寨旅游业,但由于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低下,管理办法不科学,管理方式不规范,农民市场意识不足,服务质量不高,其发展初步凸显瓶颈。虽然在“旅游兴镇”的战略思想指导下,近年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比较大,但还处于在对点(上、下郎德)的阶段,一时难以全面铺开。

4、受主劳多病的影响。山区的农业,是一种沉重体力劳动的行业,主要劳动力生病得不到有效的防治和治疗,造成返贫现象突出。一个家庭祈求的是风调雨顺、守望的是五谷丰登、最大的愿望是家庭健康。但受山区自然经济条件的影响,尤其是高、寒、僻远地带卫生防疫工作跟不上,人们缺乏最基本的保健,引起病灾,有的甚至一病不起而引起返贫;受经济条件所限,“小病拖,大病挨”而失去健康引起返贫。这些主劳大都是家庭的脊梁,主宰幸福安康之神,因“病灾”将会使原本不殷实的家庭“没落”为贫困户人。

由于上述的产业结构单一、缺乏生产资金和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低下等因素,农民对自给自足的传统自然经济依赖性极强,而且,对病虫害的防治力度不足、方法不科学,农业收成的好坏基本取决于当年天气状况。近年,气候变暖逐渐明显,旱灾频繁,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农业收入,造成农村生活“根基不稳”的现象。同时,在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部分农户倾其所有并贷款投入到扩大生产,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养殖等造成暂时返贫。我镇排夫村部分农户为调整产业结构,拉钱负债的购置折耳根苗、魔芋种、良种肉牛等,但因缺乏经验,市场了解不足,加上经营不当,农产品最后不能转变成商品,目前,这些农户已是耗尽积蓄,甚至影响往后几年的农业生产投入。

二、主要难点

(一)山区农民返贫因素控制难

由于自然灾害抵御难,一大批农户因灾返贫,需再次纳入搬迁扶贫范围;主劳多病致富难。据统计监测,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农村主要劳动力生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造成返贫的有309户、1083人。

(二)高山农业支柱产业形成难

**镇海拔高,农田分布在高山上,全镇群众沿袭着以种粮为主的传统生产模式,经济林园面积狭小。使得一方面支柱产业科学定位难。高山地区受自然条件和市场发展的影响,尚未寻求到稳定增收的支柱产业;二方面支柱产业规模经营难。高山地区粮经兼作,且多经品种繁杂,要形成产业格局,需要大量的资金、物资,仅靠本地农民现有经济实力难以面对和承受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三方面,高山支柱产业产品销售难。高山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制约了产业带的形成,因此,要谋求产业的发展尚需围绕基地,加速公路、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改善难

由于我镇自然环境恶劣,居住在高寒、偏远的农民生产生活异常艰苦。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效益低。据统计全镇还有9个自然村不通公路,要修通这 18.3公里 路需投资91.5万元以上;解决人畜饮水困难需投资50万元以上,且投入量大而产出率低。二是农业实用技术推广难。由于受到打工经济的影响,中青年农民大多外出打工,新型农业实用技术推广难度大,从而阻碍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四)隐蔽性返贫因素难以控制和扶持

一是受人口素质的影响,对农产品销售市场缺乏科学定位,生产经营适得其反,血本无归形成的贫困。二是灾害重建、规模发展至收益过渡期间形成的贫困。对于这两种致贫因素,难以认定扶持范围和标准,既使配套了相应政策也难以到位。

(五)阶段性外出务工人员过多导致农村劳动力暂时缺乏

在非农忙季节,各村主要劳动力(18—50周岁劳动力)外出比例非常高,在短期内,这种劳务输出的确给其家庭带来一定的收入,但却使得一些财政扶贫资金项目难以实施,生产生活条件得不到改善,长期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六)扶贫资金投向范围偏小

贫困村分类有利于政府对扶贫开发进行分批引导,确保资金投向实现整体(整村)公平,但以“一类、二类”作为资金投向的“导航器”有时难以实现各村的协调发展,扶贫开发在一定时期内显得力度不够,范围不广。

三、思路与对策

经过“八七”扶贫攻坚,全镇扶贫开发工作的发展方向已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发生了新的变革。主要表现在:扶贫主体已由政府主导向全社会参与扶贫发展;扶贫方式已由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发展;扶贫开发的范围已由就地开发向异地开发发展;扶贫开发战略已由分散扶持向集中扶持发展。在重点贫困村,我们主张实施整村推进的扶贫方式。

(一)严肃政策,锁定对象,突出重点区域。

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要进一步严格各项扶贫开发政策,突出扶贫开发的主体地位。一是要切实抓好扶贫开发政策的落实,让贫困农民享受政策,得到实惠,得到发展;二是要进一步锁定贫困村和贫困对象。以6个重点村1608个贫困对象为主战场,突出工作重点,明确工作对象和范围;三是认真实施规划与管理。要进一步充实、完善规划,维护规划的法律性、科学性、严肃性,要切实做到“计划围绕规划下,项目按照规划做,资金随着规划走”。

(二)量化标准,把握质量,突出重点项目。

第一,狠抓产业基地建设。一是大力调整结构,抓好贫困农户的产业基地建设。按照全镇产业布局,应着重加强贫困农户的产业规划及发展工作,通过几年努力使贫困农户人均支柱产业达到0.8亩以上;二是切实抓好以畜禽为主的养殖业发展。合理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巩固引种成果,提高优质畜禽出栏比例,建立优质商品猪、羊、牛、家禽等生产基地,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抓住西部开发的大好机遇,积极培育养殖大户,在政策、资金、技术、信息、服务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让大户引导、带动贫困户发展,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三是因地制宜,大力培育特色经济。对于产业优势较弱的贫困地区,应立足于本地特色,面向市场,挖掘本地土特新奇产品,走小而精、特而优之路,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新门路。

第二,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治本措施。一是坚持按照农业产业化、优化社区结构、效益优先的原则,加快扶贫公路建设步伐,在确保实现村村通公路的基础上,提高村通公路的通达能力;二是切实抓好水利设施建设,解决贫困农户的饮水困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三是加强基础设施质量监管,巩固建设成果,确保一次建成,永久受益。

第三,大力推进旅游扶贫。大力实施“旅游兴镇”战略,充分利用上郎德村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积极探索文化旅游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新思路、新方法。以下郎德村、“铜鼓之乡”乌流村、“芦笙之乡”南猛村等人文景观为依托,扩大经营规模和就业岗位,覆盖贫困地区农民,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科学分析,宏观决策,做好扶贫工作。

第一,要构筑抗灾救灾、扼制返贫,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一是政要把抗大灾的准备工作力争做到万无一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二是扶贫、民政、卫生、财政、水电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做好现场监测调查,确保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并且准确及时的汇总相关资料,并区分不同情况进行分类,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出台政策提供切实有效的依据,力争做到贴近于现实,贴心于人民。

第二,宏观调控,微观政策。在抗灾扼贫工作中要把握大局,注重方略。一是产业规模拓展要根据市场状况,由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科学设计、捆绑资金、集中财力、整体推进”;二是配套政策宜实、宜细、宜操作、宜落实。对于受产业调整影响,过渡期贫困现象要制定区域产业发展新政策;对于因灾(自然灾害、疫灾)影响而返贫的要集中资金、加大投入、一步到位、不留后患;对因主劳多病而导致返贫的要采取政府扶持,社会帮扶相结合的政策措施,注重扶智力、志气,辅以适当钱物,着力发展产业,特殊安排就业。

第三,落实责任,逐个击破。要竭力想方设法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改善返贫人口的物质文化生活环境。在实际工作中,一是民政、财政、扶贫、土管、林业、农业、公安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并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二是针对不同返贫对象,由政府主导、社会帮扶、农户自筹、亲友馈赠,使之在一、二年内恢复原气,挤入解决温饱的行列;三是特殊情况要特殊照顾。各主管部门要放宽受灾贫困户用地、用林等政策,适当免收费用;优先配备生产生活用地和经济林园,满足生产资料的供应;各类企事业单位要放宽招工条件,予以照顾。共同营造全社会抗争贫困,消除贫困的良好的氛围。

(四)创新思路,完善机制,探索扶贫新路子。

第一,拓宽思维,进一步整合扶贫力量。一是大力实施农村社区扶贫。充分发挥农村的先进力量,突破性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破解农村公益事业难办的难题,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二是进一步明确扶贫责任区。把扶贫任务、目标、措施落实到人,把责任区的扶贫成效与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相挂钩,做到有领导抓、有专人管,工作年初有计划、半年有检查、年底有总结;三是拓宽社会帮扶渠道。社会帮扶工作已不仅仅是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的责任,要积极鼓励社会团体、民营企业、个体工商大户等群体融入到社会帮扶工作中来,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帮扶工作中的的重要作用,要把他们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总结好、完善好、宣传好,使之成为社会帮扶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第二,整村推进,大力实施参与式扶贫。一是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群众,增强人民群众的自我发展意识,把政府推动的扶贫开发变为群众脱贫致富的自觉行动。实施到户的项目,都要由群众自愿提出申请,正确处理好项目实施过程中群众投工投劳与农民减负的矛盾,牢牢把握“依法办事,手续完备,不留后患”。坚持群众自力更生,实行以工代赈,验收兑现;二是把工作做到村做到户,把项目落实到户,把政策补助到村到户,解决好重点乡、村的交通、水利、通讯和群众看病难、子女入学难等问题,为他们实现脱贫致富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加强监管,增强项目资金管理的透明度。按照资金性质不变、管理渠道不乱、集中投入、各记其功的要求,项目资金实行专人、专帐、专户管理,所有项目要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做到“项目到村、任务到户、登记造册、张榜公布”。

第三,依托资源,大力扶持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一是培育农村能人。引导一部分有头脑、有胆识、敢创敢干的农民专门从事农产品销售。政府要大力加强引导、扶持,提高中介组织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真正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结起来;二是积极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的加工企业要向精深加工的方向发展,提高加工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实现由初加工向精加工转变。进一步拓宽农产品加工范围,由传统地对粮食加工向土特产品、稀有产品加工转变。逐步提高加工水平,扩大加工规模,由小规模、低档次的手工作业向大规模、上档次的加工企业发展转变,提高农副产品加工的科技含量和综合效益,努力形成“多元化竞争,多主体进入,多渠道流通”的新格局。

第四,在扶贫项目的实施方式上,改由容易造成监管不力、群众配合不够的部门包揽转向由主管部门指导监管、乡镇负责、各村实施的方式,分清职责,明确责任,充分调动村、乡(镇)、部门三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最大合力推进项目的有效实施。

第五,在扶贫资金投向上,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并重,在保证对重点贫困村寨资金投入的同时,对不属于重点村寨,但确实需要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且群众积极性高的项目要适当安排资金投入。

第六,扶贫开发要与社会救助相结合。对具备一般劳动能力的,要通过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来提高生活质量;对擅长种养殖技术的,应适当协助其投入一定得启动资金,拓宽其收入渠道和收入水平;对不具备劳动能力的,要加大社会救助力度,直接解决其生活困难。

【第4篇】2023最新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

通过调研,了解到当前农村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喜忧参半,甘宁两省区扶贫开发取得了明显成绩,也探索出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感受到地方各级政府和干部群众对扶贫开发充满信心,对中央加大扶贫力度充满期待。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甘宁两省区扶贫开发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进入新世纪以来,甘肃宁夏两省区各级党委、政府,坚决贯彻《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23年)》精神,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工作重点,结合当地实际,扎实工作,开拓进取,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扶贫开发事业的发展。

(一)实施整村推进,着力改善贫困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2001年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以1026个重点贫困村为单元,先后实施了“千村扶贫开发工程”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村均投入100万元左右,实施了基本农田建设、村级道路建设、人畜饮水工程、危房改造等项目,有力地改善了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截止2023年底,宁夏已完成516个村的整村推进工作。甘肃省全省规划了8790个重点贫困村,截至2023年底,已完成2236个村的整村推进工作。在实施整村推进工作中,甘肃省采取了整流域治理推进、整片带开发推进等实现形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把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积极探索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路子和经验。

(二)强化产业建设,着力提高贫困群众收入水平。近几年来,宁夏自治区出台了《全面推进宁南山区草畜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三个促进产业发展的文件,重点组织实施了“十万贫困户养殖工程”、“百万亩人工种草工程”、“宁南山区黄牛改良工程”、“小额信贷财政担保工程”,有力促进了贫困地区产业发展。2023年,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中有30%来自草畜产业和马铃薯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亮点。在同心县预旺镇两个贫困村建设的旱作农业示范基地,采用地膜覆盖、节水点灌、补灌等措施,发展马铃薯、瓜类等经济作物,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均得到大幅度提高,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120元。甘肃省每年集中44%左右的扶贫资金,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草畜、马铃薯、中药材、林果、蔬菜等五大扶贫产业,使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收入占到农民纯收入的60%左右。今年,甘肃省还把科技扶贫作为现代农业推动扶贫开发的突破口,在贫困地区组织实施了“518”科技扶贫工程,把整村推进项目与科技推广项目结合起来,通过科技入户,有效提升了贫困群众的生产发展能力和收入水平。

(三)加强技术培训,着力增强贫困劳动力劳动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十五”以来,宁夏采用“农民点菜、服务团搭灶、专家掌勺”的订单培训方式,组织实施了“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培训农民200多万人次,基本达到每户农民中有1个劳动力掌握1-2门种植、养殖实用技术或营销技能。以“阳光工程”、“雨露工程”、“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长期培训就业工程”为依托,与市县签订“劳务输出责任书”,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一条龙服务的劳务产业格局。2023年,宁夏西海固地区劳务输出总量近60万人次,其中稳定输出35万人,劳务收入对农民纯收入的贡献率达55%。甘肃省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确定为农村发展的一大产业。每年从财政扶贫资金中安排3000-4000万元,用于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一是开展农村贫困劳动力输转培训。二是今年开始实施了“两后生”技能培训计划,对初中毕业没有考上高中、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的贫困家庭学生,通过中长期培训,使其从农民转变成产业工人,从农村走向城市。今年计划培训“两后生”7313人。三是组织省外劳务移民。截到今年6月底,已向省外移民1.87万人,占计划的80%。

(四)加快移民搬迁,着力解决不适合居住地区贫困人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199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为从根本上解决南部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问题,专门成立了红寺堡开发区。截至目前,开发区已安置了从南部山区7个重点县搬出的贫困农民近20万人。移民人均纯收入从搬迁前的500元,增加到2023年的1983元,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一些重点县也积极开展县内自愿移民。调研组所到同心县,在固海扩灌区大力实施移民工程,今年将安置移民1.5万人。

(五)加强措施协调,着力形成扶贫开发合力。一是充分利用国家行业、区域支农政策,优先考虑贫困地区,支持扶贫开发。如退耕还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饮解困工程、中小学“两免一补”、少生快富工程等政策优先并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二是积极整合其他支农资金,推进扶贫开发。宁夏按照“部门协作、整合项目、集中资金、突出重点、创新机制、提高效益”的原则,积极整合各方面的项目和资金,加大对重点工程建设、小流域治理工程的支持力度。如:扶贫扬黄工程、东山坡引水工程建设等。去年宁夏在南部山区9县实施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共整合资金近6000万元。2023年,甘肃省安排整村推进资金3.6亿元,通过协调,整合相关部门资金达1亿元。三是社会帮扶力度不断加大。福建省对口帮扶贫宁夏回族自治区11年来,从福建向宁夏单向援助,发展到“互学互助、对口协作”,逐步形成了社会各界多层面、全方位、宽领域的协作局面;甘宁两省区各级妇联积极发挥组织、协调、宣传和服务优势,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提高能力为核心,以项目带动为载体,以脱贫致富为目的,增强妇联干部和广大妇女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能力,努力解决妇女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通过募捐活动,建春蕾小学;举办各类实用技能及劳务培训班,帮助妇女发展生产或转移就业;积极实施了“大地之爱?母亲水窖”项目,为近30万群众解决了生产生活用水问题;组织实施了妇女小额循环贷款扶贫项目,积极开展以项目带动、资金滚动、农户连带发展为内涵的连环脱贫活动等等。

通过调研,我们看到,甘宁两省区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是贫困人口规模继续减少,农民收入稳步提高。2001-2023年,甘肃省农村贫困发生率由9.6 %下降到7.5%,下降了个2.1百分点,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了7.9%。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贫困发生率由13.6%下降到2.1%,下降了11.5个百分点,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了14.5%。二是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在贫困地区兴建了一大批基本农田、人畜饮水工程,部分地区逐步实施了移民搬迁工程。三是扶贫产业开发初具规模。在甘宁贫困地区,马铃薯、草畜、中药材、果品和瓜菜等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四是贫困地区的各项社会事业有了长足进步。特别是贫困农村义务教育水平逐年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过去那种因教育致贫、因病致贫的现象有了一定的缓解。

二、当前农村扶贫开发面临的基本形势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甘宁两省区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扶贫开发路子。贫困地区经济不断发展,农村社会稳定,人们精神面貌良好,广大干群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充满希望。但是两省区也都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从甘宁两省区,乃至全国的情况来看,当前扶贫开发既有良好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

从机遇来看,主要是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党的xx大以后,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局,按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要求,在宏观调控中,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着力地加强农业薄弱环节,连续出台了新世纪以来3个1号文件,制定了一系列重大的财政支农、惠农政策,使公共财政阳光不断照耀到农村,这些都为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去年召开的xx届xx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了“加大扶贫力度,完善扶贫机制,加快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的要求,再次明确了新时期做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方向。

从挑战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贫困群体规模依然较大,贫困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发展差距呈扩大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底,甘肃宁夏两省区贫困人口规模分别是499.2万人(绝对贫困154.9万人,低收入344.3万人)和33万人(绝对贫困8.9万人,低收入24.1万人),而两省区建档立卡结果分别达到了753.63万人(绝对贫困225.89万人,低收入527.74万人)和133.5 万人(绝对贫困70.6万人,低收入62.9万人)。两省区贫困地区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的差距在扩大,而且两省区贫困地区内部的发展差距特别是城乡差距也在扩大。2000年到2023年,甘肃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从1:3.44扩大到1:4.18;宁夏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从1:2.85扩大到1:3.33。

二是部分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还没有根本性地改变,制约生产生活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甘宁干旱带,还有相当一部分地方没有解决缺水的问题,这些地方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依然相当困难。山大沟深,生态脆弱,干旱少雨,很大一部分地区仍然是靠天吃饭。

三是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不强。2023年,“三西”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重点县财政自给率平均在15%左右。农村人口素质普遍较低,就业难度大。如宁夏西海固地区,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就占到67.4%,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5.3%。返贫率比较高,特别是因灾返贫的情况还比较普遍。小灾小返贫,大灾大返贫。扶贫开发确实使一部分人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巩固温饱问题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因此,农村扶贫开发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

四是农村低保制度全面建立后,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求发展的意愿更加强烈。今年,低保制度全面建立起来后,甘肃、宁夏两省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将全部得到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将随之得到根本解决。但是,调研中,两省区一致认为,低保制度不能代替扶贫开发。低保制度仅仅是解决了贫困人口的生存、生活问题,农村贫困群体的发展问题仍然要靠“造血”式开发扶贫来解决。两省区希望国家适当提高贫困线标准,将扶贫开发的目标由解决温饱调整到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缩小差距上来。建议中央加大扶贫投入,延长并增加“三西”资金;明确相关部门扶贫职责和任务,整合扶贫资源;建立对口帮扶、东西协作和社会帮扶的长效机制,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

五是贫困的复杂性和反贫困的艰巨性,呼唤制度性、整体性扶贫政策体系。我国农村贫困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自然条件制约,也有人力资本落后的原因,既有制度性缺陷,也有机制方面、具体工作层面的不足。近年来,国家在农村税费改革、农村义务教育、卫生医疗、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政策设计,对促进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甘肃、宁夏干旱带贫困现状及反贫困实践看,帮助贫困地区发展、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既需要贫困地区立足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地做好规划,还需要政府对贫困地区做出更多的系统性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

三、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建议

面对新形势,今后扶贫开发工作必须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统一部署和建设新农村的目标要求,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完善政策措施,创新管理机制,提高扶贫工作成效。

(一)赋予开发式扶贫新的内涵。开发式扶贫是我国多年来农村扶贫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今后扶贫工作当中仍然需要坚持的一个基本工作方针。国际反贫困经验表明,只有通过开发式扶贫,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的素质问题、发展问题和能力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形成自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我国多年来的扶贫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开发式扶贫方针不排除其他扶贫手段,比如救助救济力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维持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有利促进和有利补充。因此,扶贫开发的方针不能动摇,扶贫开发现行的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不能动摇,扶贫工作的力度不能削弱。

但是,新形势下的扶贫开发应赋予新的理念和内涵。应由专项扶贫开发转变到综合扶贫开发的思路上来;应突出对贫困群众和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自我反贫能力的开发与提高;应由注重点上开发转到点面结合,以面带点,以点促面。

(二)重新定位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过去扶贫开发主要或者侧重于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从当前形势看,这一目标应该调整。一方面低保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必将全面、稳定地解决贫困群体的温饱问题。另一方面,扶贫目标不适当调高,贫困群众脱贫也就不稳固,低保压力也会增大。因此,在新形势下,扶贫开发要将解决温饱与巩固温饱并重,加快发展与缩小差距并举,实事求是地确定扶贫开发的目标和任务。建议将扶贫开发目标从重点解决温饱转到“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缩小贫困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收入差距;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缩小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整体性差距”上来。扶贫开发的主要任务则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三)进一步明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在扶贫工作方式和实现形式上,需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应以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着力点,针对不同的条件,采取不同的措施。不能机械地定比例、定标准,具体的支持方式和内容应由各地依据实际情况确定。从对甘宁两省区的调研看,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移民搬迁、劳动力培训都应是扶贫开发的重点内容,需要加大力度。

(四)创新扶贫机制。改革创新,既是推进扶贫工作的必然选择,也是进一步提高扶贫成效的基础和前提。只有不断改革和创新,才能为扶贫开发机制注入新的活力,加快扶贫开发进程。

一是探索建立扶贫开发与其他支农政策的协调配合机制。无论是从中央层面,还是从甘肃宁夏两省区的实际情况看,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不断完善,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政策也越来越多,资金的投入也不断地加大。如果扶贫开发能和这些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将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近年来,甘肃、宁夏两省区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没有形成一个良性的机制。要实现扶贫资源的整合,一是要求贫困地区立足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的编制扶贫发展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二是要树立“大扶贫”观念。积极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实现资源整合和协同作战。要以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为平台,以扶贫资金为“黏合剂”,在“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下,认真研究将各种资源有效引导到贫困地区的办法。三是鼓励各地进行探索和试点。特别是在县级开展扶贫资源整合试点。

二是研究建立重点县的进退机制。改变现在重点县一定几年不变的做法,制定考核办法,把重点县领导干部的政绩、升迁与扶贫工作挂钩,并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鼓励贫困县脱贫摘帽。中央控制重点县总量,重点县的调整权下放给各省,由省政府确定调整的时机和对象,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备案。

三是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扶贫资金分配激励机制,促进扶贫责任的落实。在建立绩效考评机制基础上,完善扶贫资金分配方式。将财政扶贫资金分为两部分分配,一大部分资金按照贫困规模、贫困程度分配,以体现公平性。另一小部分资金按照绩效考核情况分配,以保护、激励各地扶贫积极性。这部分资金实行“以奖代补”,对扶贫开发工作实绩好的多补,差的少补甚至不补。

【第5篇】2023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

一、xx县贫困人口现状: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20**年)》对贫困县乡村的划定,目前,我县有省级插花贫困乡3个,贫困村20个。2023年初,全县20个乡镇场有贫困户5181户20465人(人均收入低于882元以下),占全县总人口的5.64%。从地理环境分:三个重点贫困乡20个重点村有贫困户2824户12155人占总贫困人口的59.4%,其它乡镇场有贫困户2357户8310人;从致贫原因分:因无生产资料致贫2313户10191人,占总贫困人口的49.8%;因病致贫1562户6069人,占总贫困人口的30%;因灾致贫103户436人;因无劳动能力致贫317户632人;孤寡老人322人;孤儿9人;其它原因致贫502户2310人,占总贫困人口的11.3%。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三个贫困乡,占总贫困人口的59.4%。

二、致贫原因分析:

一是生产生活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自然资源匮乏。这些区域人均耕地(草场)少且土(草)质差,交通不便本文来自517878秘书网,信息闭塞,居住分散,缺水、缺电、缺市场,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成果共享程度低;

二是劳动者素质差,劳动技能低,科技发展意识淡薄,传统的经营、养殖模式依然存在;

三是贫困人口观念落后,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等、靠、要思想严重。2023年初在册的贫困户中,有68%的贫困户家中有18-40岁的男性劳动力,而外出务工人员不足3%;

四是扶贫开发局限性强。低收入人口主要分布在偏远落后的山区、丘陵区、灾害高发区、高寒牧区,点多面广,基础设施差,扶贫效果不明显;

五是我县不是贫困县,但与其它县(市)相比,贫困人口最多,占全地区贫困人口的16.5%,而上级扶贫资金投入有限(2023年-2023年共计投入647万元)且县级财政困难,制约了扶贫开发的顺利进行;

六是由于扶贫防御体系不健全,返贫现象严重。2023年初我县在册贫困人口220户1201人,经过5年的扶贫工作,实现7639户38046人脱贫,而2023年初在册贫困人口却有5181户20465人(动态脱贫标准线由650元提高到882元后统计);

七是陈规陋习致贫(如大操大办“红白”事)。

三、扶贫机制及设想:

(一)进行分类扶贫,对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贫困户以帮教式扶贫为重点,着重提高农牧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对无生产资料的贫困户以解决生产资料,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产技能为重点进行帮扶;对于无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孤儿等纳入民政供养,进行救济式扶贫(共331人,其中孤寡老人322人,孤儿9人)。

(二)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

围绕增加低收入人口收入,以优势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基础,支持重点乡村和农户发展优势特色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进一步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特别是要利用我县畜牧业优势,集中力量,加大畜牧业的发展,提高肉、蛋、奶产出率,使其成为带动低收入人口提高收入水平的重要来源。

(三)实施整村推进战略

以贫困村为单位,加强基本农田、优质草场、环境改造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国家安排的以工代赈资金必须用于贫困乡村的基本建设,各行业部门的专项资金要重点向贫困乡村倾斜,力争到2023年,使全县20个贫困村90%以上实现“五通”、“五有”、“五能”的奋斗目标,坚持开发与发展并举,充分利用“缺项补项”方案,及时调整项目实施,为低收入群众经济增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继续实施“贫困户庭院经济开发建设工程”

提高低收入户发展庭院经济意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帮助低收入户发展庭院经济和家庭手工业,确保财政扶贫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到户。

1、利用扶贫资金为无房户、危房户新建或维修50平方米的砖木结构住房和0.7亩地的宅基地。力争每户有2头生产奶牛,每人4只生产羊,并饲养一定的鸡、鸭、鹅等家禽。农区每人有2亩旱涝保收的口粮,牧区每人有1亩口粮田且每人有30亩以上的草场。

2、发展庭院经济。山区半山区的低收入户庭院保证种植5分地以上蔬菜。凡适合经济林气候的地方,每家种植10棵以上果树或其它经济林,力保庭院无空闲地。对干旱缺水的地方,尽力帮助打水井或通过其他方式解决缺水问题。

3、培育低收入户从事手工业,如:铁匠、木匠、泥瓦匠、修鞋匠等,扶持家庭手工业作坊,生产地方特色的花毡、地毯、花帽、剌绣、小刀、马鞭、马鞍等特色产品。

(五)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发挥扶贫资金效益

除以工代赈资金用于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外,国家财政扶贫资金、自筹资金都进村入户,具体用于解决贫困群众住房问题、发展庭院资金短缺问题、购买生产畜、科技培训等方面。扶贫贴息小额贷款,力争发放到贫困户。各项资金的使用按照申报项目执行,不随意改项、不挤占、不挪用扶贫资金,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加大科技扶贫和培训力度

突出科技扶贫在扶贫开发过程中的重

要作用,充分利用科技成果和科技进步,调动鼓励广大科技人员到贫困乡村创业,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安排科技培训资金,建立科技扶贫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科技扶贫的示范作用。努力提高贫困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切实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有针对性通过夜校和种类短期培训,增强农牧民掌握先进实用技术能力,确保每个贫困户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及职业技能。同时,反对封建迷信欢迎光临517878秘书网,引导群众自觉移风易俗,改变落后生活习俗,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七)积极稳妥扩大劳务输出

加强职业培训,组织引导富余劳动力有序输出。各贫困村每年力争组织户均1个劳动力外出从事二、三产业劳动,确保年均纯收入达到2022元。同时关心外出务工人员的生活、工资收入等情况,切实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实际困难。

(八)实施移民搬迁对环境恶劣,自然资源缺乏的贫困乡村人口,结合退耕还林还牧政策,有计划、有组织、分批分阶段实施搬迁扶贫,并坚持自愿搬迁原则,尊重搬迁户的意见,不搞强迫命令,因地制宜,多形式、多渠道,注重实效,制定切实可行的移民搬迁优惠政策,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致富。

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第6篇】2023年xx镇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

根据《xx县扶贫开发工作督查调研方案》,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部署,2023年5月15日、18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白乐康、县委副书记罗国强分别带队到富林镇青富村、太平村督查调研扶贫开发工作,县人大办、县发改经信局相关同志参加督查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督查调研组先后走访富林镇青富村和太平村,通过走访贫困户、召开座谈会和查看精准识资料等形式了解精准识别、精准扶贫和驻村帮扶等工作情况。

(一)青富村调研情况

在青富村督查调研组先后走访了33户贫困户,核实贫困户建档立卡情况,了解贫困户家庭现状、帮扶措施落实情况、脱贫致富需求和愿望。督查调研组召开由村民代表、村组干部和驻村干部参加的座谈会,详细了解青富村基本情况、制约该村发展的瓶颈和下一步脱贫规划。

青富村总人口为570户1603人,202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55户550人,贫困发生率35%,原来该村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农民主要以种植玉米和土豆为生,加之交通条件落后,农民人均纯收入低,2023年精准识别时年人均纯收入为4000元。

近年来,富林镇通过投入大量资金改变青富村基础设施条件,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目前主要种植有大樱桃、枇杷、核桃和黄果柑等经济作物,贫困户拓宽了增收渠道,收入逐年增加,脱贫致富前景可观。现在制约该村的主要是缺水、缺电、道路设施建设不完善和缺乏经果林管护技术。

(二)太平村调研情况

在太平村督查调研组先后走访31户贫困户,核实贫困户建档立卡情况,了解贫困户家庭现状、帮扶措施落实情况、脱贫致富需求和愿望。召开由村民代表、村组干部和驻村干部参加的座谈会,详细了解太平村基本情况、制约该村发展的瓶颈和下一步脱贫规划。

太平村位于中高山区,海拔1200米至2700米,总户数606户,人口2476人,202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39户714人,贫困发生率39.44%。太平村位于高山区,原来以传统农业为主,农民主要种植土豆和玉米为生,加之基础设施差,2023年精准识别时年人均纯收入为4500元。

近年来,富林镇投入大量资金改变该村基础设施条件,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目前主要种植有大樱桃和红富士苹果。现在制约该村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缺水、通组公路建设不完善和缺乏经果林管护技术。

二、扶贫开发工作情况

富林镇总人口40230人,其中农业人口达到23452万,占总人口的58.3%,且城镇区域与中高山区发展不平衡。2001-2023年扶贫快发进入新阶段,富林镇2个村被列入省级贫困村和全省“万村帮扶”重点村,共有贫困人口1913人。2023年,完成减贫任务251人,2023年,减贫任务414人。

(一)认真开展精准识别

富林镇党委、政府把提高扶贫工作精准度摆到重要位置,严格按照建档立卡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以识别精准、成因精准、类别精准为目标,按时完成了相关工作要求,为实施精准扶贫奠定了基础。

1.把握原则,确保识别精准。严格执行《xx县农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及时召开业务培训会,对镇、村、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每一个参与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的人员都了解政策、熟悉政策、掌握政策。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对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识别工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识别、建档等任务,同时做到“两公示一公告”,确程公开,结果公平、公正,群众公认。全镇共识别贫困村2个,识别贫困户561户2045人,经省市县审核最终进入建档立卡信息管理系统的贫困村2个,贫困对象529户1913人。

2.统筹分析,找准致贫原因。富林镇精准识别的两个贫困村青富村、太平村水资源缺乏、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特色产业未形成规模,产业基础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基本公共服务不足,民生底子薄;区域发展不平衡,与其它村存在较大差距,减贫任务重。其中,因病致贫5户,占贫困户的0.95%;因灾致贫1户,占贫困户的0.19%;缺土地致贫17户,占贫困户的3.21%;缺水致贫12户,占贫困户的2.27%;缺技术致贫20户,占贫困户的3.78%;缺劳力致贫54户,占贫困户的10.21%;缺资金致贫100户,占贫困户的18.9%;交通条件落后致贫147户,占贫困户的27.79%;自身发展力不足66户,占贫困户的12.78%;其他原因致贫107户,占贫困户的20.23%。

3.严格把关,做到分类到位。坚持分类管理促进精准到户扶贫,严格按照贫困户电子信息系统规定的类别进行录入,划分出扶贫户、扶贫低保户、低保户、五保户四类贫困人口。其中,扶贫户527户,1903人;低保户0户,0人;扶贫低保户2户,10人;五保户0户,0人。无劳动能力需要社会保障兜底的2户10人,其余扶贫对象均可通过发展产业、技术培训和改善基础设施实现脱贫。

(二)切实推进扶贫开发

富林镇党委、政府始终将精准扶贫与全面统筹开发相结合,坚持把资金整合、示范带动、农村改革、联系帮扶等作为主要抓手,确保扶贫开发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1.抓资金整合,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充分利用全县“农村公路大会战”、“水利建设大会战”契机,整合财政、扶贫、移民、交通、农业、水务、国土等资金,用于新建和改造村组道路、新修整治人蓄饮水工程、堰渠等基础设施,为脱贫解困打下了坚实的资金基础。累计整合资金3000余万元。完成全部通村公路硬化改造,硬化改造通村公路27公里,硬化通组公路10公里,通组公路通达率达97%。解决700万人安全饮水问题,维修整治堰渠20公里,新建、整治堰塘17个共计2400?。同时,积极争取市发改委定点帮扶,投入190余万元,完成坛子山引水工程项目,初步解决了太平村人蓄用水问题。

2.抓示范带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改变过去单纯补助资金、物质的扶贫方式,转向通过产业发展,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扶贫开发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通过整村推进、整体连片扶贫开发等项目,完成经果林建设9207.85亩。其中,栽种大五星枇杷2365亩15万株、红富士苹果1500亩27万株、黄果柑4000亩8.5万株,栽种李、桃、樱桃、核桃等水果1320亩等。同时,大力扶持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发展,用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共培育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8个,带动群众7000人。

3.抓农村改革,加快推进新村建设。抢抓“5.12”灾后农房重建、瀑电移民搬迁安置、“4.20”灾后农房重建等机遇,推进农房重建2个新村聚居点建设,全镇农村8000户群众多数建起了新房,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中高山区与城镇区域发展不均衡情况有了较大改变。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五好家庭”、“重建之星”等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创新“四个依靠”“三个自治”等基层治理机制,切实让广大贫困山区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同时,稳步推动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全镇已流转土地5000亩,这些土地大多数分布在中高山区,通过务工、分红,切实拓宽了贫困地区群众增收渠道。

4.抓联系帮扶,持续改善民生事业。以挂包帮、联村帮扶、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为平台,镇领导带头联系1个村和5户困难户,镇干部联系1个村和2户困难户,通过上门家访、定点接访、重点约访、定期回访“四访”,进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诉求,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全镇干部走访群众1251人次,先后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民情恳谈会60余次,梳理汇总反映强烈的意见建议28条,撰写党建、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群众工作等方面调研报告1,为全镇贫困群众拓宽了视野,树立了信心,汇聚了强大的正能量。积极推进“兜底”扶贫,保障好特殊困难群体,三年来共发放医疗救助198人次551724元,高龄补贴849300元,五保孤儿救助金556152元,自然救助金59200元,困难群众医疗救助322161元,核查优抚信息313人。

三、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督查调研组认为富林镇党委、政府在扶贫开发工作上思路清晰、措施得力、成绩显著,但在工作中也存在一定的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扶贫开发所需资金量大,扶贫投入资金有限。富林镇扶贫开发资金主要依靠上级财政投入,投入资金十分有限,青富村、太平村因地处中高山区受地理、交通、自然资源等因素影响明显,且缺乏主导产业,收入来源匮乏,扶贫投入资金需求量大。

(二)贫困户主观脱贫意识差,缺乏感恩奋进精神。部分贫困群众文化素质低,思想消极保守,思维观念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没有发展动力,安于现状。同时,部份贫困户对政府政策支持和社会各界捐赠有一定依赖思想,甚至少数人认为给贫困户捐物、捐钱是应该的,未将其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动力,主动发展生产实现自我脱贫。

(三)精准识别满足指标性安排,程序不规范。在贫困户识别过程中,从县到乡镇、村组按照指标数进行分解,虽然有相应的标准和程序,也建立了贫困户动态管理数据系统,但以农户收入为主的贫困户识别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因农户收入渠道多且细难以介入衡定和农户藏富思想仍显困难。同时,因贫困区域差异,部分贫困群众因指标不足未纳入贫困户。部分村组因时间节点要求和维稳考虑,在识别过程中未全部按照省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流程进行,主要体现在村组代表会议初步确定、乡镇人民政府初审后,再让农户填写申请表。同时,普遍存在公示时间不足等情况。

(四)驻村干部落实不到位,帮扶措施不明确。县、镇虽落实相应帮扶人员并组成相应驻村工作组,但普遍存在驻村工作组人员未到位、到村情况。有的帮扶计划不具备针对性,未对真正的贫困人口、分布、致贫原因、脱贫方式进行深度调查和科学分析,没有根据贫困对象的具体需求来帮扶。部分贫困户未落实帮扶责任人,或已落实帮扶责任人但未采取任何帮扶工作。

四、工作建议

督查调研组希望富林镇党委、政府在继续巩固扶贫开发成果的同时,着重从以下方面加强扶贫开发工作,努力为全镇2023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科学规划,引领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建议由县联系富林镇领导牵头,帮扶部门与富林镇具体负责,科学编制《富林镇精准扶贫工作规划》,以通路、通水、通电、通信等为主要内容全面谋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片区为统筹搞好产业发展规划,以行政村为主体搞好整村推进规划,以致贫原因为基础搞好到户扶贫规划。既坚持连片开发、整体推进扶贫的思路,加快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建设和重大产业发展,带动区域内的贫困村、贫困户。又坚持精准扶贫的思路,从扶贫开发角度精确到能够把握的个体上,具体到个人、家庭、村组。

(二)夯实基础,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要抓住灾后重建、移民后扶、扶贫攻坚等机遇,积极和上级部门衔接,从不同渠道争取上级相关部门政策、资金、项目支持,推进基础设施的改善。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资金,扶持和推进区域内“五小”(小水窖、小水池、小泵站、小塘坝、小水渠)水利工程建设,基本解决富林镇青富村、太平村饮灌水难题。加强通组公路建设,强化与交通部门沟通,实施村级公路通达工程和村间道路硬化工程,硬化剩余通村公路和通组公路,解决群众行路难和农产品运输难的问题。加强农村能源和人居环境建设,实施农村清洁能源工程,推广户用沼气池、太阳能资源利用,带动改厨、改厕、改圈、建园,并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抓好农村污水、垃圾处理,重点解决村内道路、排水、人畜混居等问题,实现家园清洁、水源清洁。加大农网改造力度,强化与电力部门沟通协调,加快实施区域内村组电网改造,着力解决供电不足、用电不稳定的问题。

(三)培育产业,增强农民自主增收能力。结合富林镇实际情况,要坚持把发展壮大增收产业作为实现扶贫开发的着力点,在完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同时,按照“农业景观化、景观生态化、生态效益化”系统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乡村旅游业和劳务经济。以果蔬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按照因地制宜、老百姓种植习惯及资源禀赋的原则,借鉴九襄镇水果种植特色产业经验,大力推进苹果、大樱桃、核桃、枇杷、黄果柑和反季节蔬菜为代表的果蔬经济作物的种植,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建立优质农产品基地,实行“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套政策”三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推行产业发展目标责任制,建立激励机制,推动贫困村的产业发展。以土地流转为重点,大力发展龙头企业。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创新转包、租赁、入股、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引导土地向经营大户、专业合作社有序流转,推进经果林产业规模连片开发。充分发挥国家产业发展基金和扶贫小额信贷政策作用,大力培育扶持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组织,积极推广“公司 协会 农户”等产业扶贫模式,实现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结合赶街网等电商平台,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提前谋划农副产品的销售,切实保障群众未来收益。以旅游富民为目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坚持把乡村旅游作为扶贫开发重要途径,利用青富教堂建设欧洲风情小镇、太平村山顶平台、经果林产业带等乡村风光、民风民俗和自然生态,大力发展民俗乡村旅游,精心打造欧洲风情旅游小镇、农家乐、水果采摘乐园等景点。以强化服务为抓手,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鉴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实情,成立镇劳务经济服务机构,在劳务人员重点输出的区域设立服务点,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切实解决外出务工群众遇到的种种问题,创造使农民出得去、回得来、能增收、能创业的转移就业环境。同时,建立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的双向良性流动和奖励机制,输出劳务,引回人才,输出劳动力,引回创业者和资金,达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以技能培训为平台,切实提高群众致富能力。加强与农业院校的联系,以职业教育“9 3计划”、“雨露计划”、农村适用技术培训等为载体,整合财政、发改、人社、教育、扶贫、科技、科协等部门职业技术培训资金,切实做好技能培训与扶贫开发项目、生产生活所需的对接,确保培训质量,达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四)关注民生,切实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坚持把因病、因学、因灾致贫群众作为重点,研究配套政策。强化民政救济,对于无发展能力、无生活来源及无法定抚养人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农村弱势群体给予基本生活救助,做到应保尽保。强化大病保障,在积极开展医疗下乡等活动同时,建议市、县设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对通过基本医疗救助后仍然很困难的家庭,例如血透、癌症、器官移植、白血病、严重慢性病等,制定审核办法、补助标准,进行专项补助,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因病致贫、返贫等问题。强化基础教育投入,落实项目资金或设立基金免除贫困家庭学生普通高中(中职教育)学费,对贫困家庭学生考入国家计划大学(本科)予以补助,避免出现因贫困而失学,又因失学而成为新一代贫困人口等情况出现。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对太平村等村组因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就地脱贫无望的群众,在坚持依托本地资源推进就地扶贫的同时,以群众自愿为原则,引导其向交通便利的村组搬迁。并建立健全搬迁农户住房安置奖励办法和产业发展扶持办法,确保农户能迁得出、安得住、能发展。

【第7篇】乡镇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

为完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创新财政扶贫工作方式,我们带着是否继续对贫困对象实行救助式扶贫的问题,对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_____镇的贫困状况和扶贫方式进行了认真调研,并在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中,选择扶贫方式进行了认真思考,谨借此文谈点见解和建议。

一、基本现状

(一)基本镇情

(二)贫困现状

全镇现有绝对贫困人口1140人,低收入贫困人口3477人。因全镇均为典型的高山地貌,乌肖、乌吉民等村还活在一方水土养不富一方人的地方,主要劳动力大部分都外出务工。为改变这部分人的生存环境,县委、县政府组织县财政局、县扶贫办等相关部门,竭力配套改善村民生产基础设施,尤其是在近几年来,相关部门组织实施的各项扶贫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三)贫困成因

1、受自然条件的影响。_____镇大部分村寨位于深山区,海拔高,地理条件差气候条件不好,道路交通不便,信息传递不灵,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收效不良,农产品经济价值不高,农民增收不快,改变自然状况的能力不强,使得农民生活在一个自然条件差农民收入低改变自然条件难农民收入低的恶性循环中。

3、受产业结构的影响。受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所限,_____镇长期以来缺乏工矿业及第三产业,尤其在一类、二类村,第三产业几乎没有涉足。种养殖业投入大,收益小,且主要目的是自产自消,商品率不高;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小,且收效不好,质量不高,农民收入渠道单一。除了传统农业,唯有收效的是郎德上寨旅游业,但由于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低下,管理办法不科学,管理方式不规范,农民市场意识不足,服务质量不高,其发展初步凸显瓶颈。虽然在旅游兴镇的战略思想指导下,近年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比较大,但还处于在对点(上、下郎德)的阶段,一时难以全面铺开。

4、受主劳多病的影响。山区的农业,是一种沉重体力劳动的行业,主要劳动力生病得不到有效的防治和治疗,造成返贫现象突出。一个家庭祈求的是风调雨顺、守望的是五谷丰登、最大的愿望是家庭健康。但受山区自然经济条件的影响,尤其是高、寒、僻远地带卫生防疫工作跟不上,人们缺乏最基本的保健,引起病灾,有的甚至一病不起而引起返贫;受经济条件所限,小病拖,大病挨而失去健康引起返贫。这些主劳大都是家庭的脊梁,主宰幸福安康之神,因病灾将会使原本不殷实的家庭没落为贫困户人。

由于上述的产业结构单一、缺乏生产资金和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低下等因素,农民对自给自足的传统自然经济依赖性极强,而且,对病虫害的防治力度不足、方法不科学,农业收成的好坏基本取决于当年天气状况。近年,气候变暖逐渐明显,旱灾频繁,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农业收入,造成农村生活根基不稳的现象。同时,在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部分农户倾其所有并贷款投入到扩大生产,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养殖等造成暂时返贫。我镇排夫村部分农户为调整产业结构,拉钱负债的购置折耳根苗、魔芋种、良种肉牛等,但因缺乏经验,市场了解不足,加上经营不当,农产品最后不能转变成商品,目前,这些农户已是耗尽积蓄,甚至影响往后几年的农业生产投入。

二、主要难点

(一)山区农民返贫因素控制难

由于自然灾害抵御难,一大批农户因灾返贫,需再次纳入搬迁扶贫范围;主劳多病致富难。据统计监测,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农村主要劳动力生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造成返贫的有309户、1083人。

(二)高山农业支柱产业形成难

_____镇海拔高,农田分布在高山上,全镇群众沿袭着以种粮为主的传统生产模式,经济林园面积狭小。使得一方面支柱产业科学定位难。高山地区受自然条件和市场发展的影响,尚未寻求到稳定增收的支柱产业;二方面支柱产业规模经营难。高山地区粮经兼作,且多经品种繁杂,要形成产业格局,需要大量的资金、物资,仅靠本地农民现有经济实力难以面对和承受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三方面,高山支柱产业产品销售难。高山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制约了产业带的形成,因此,要谋求产业的发展尚需围绕基地,加速公路、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改善难

由于我镇自然环境恶劣,居住在高寒、偏远的农民生产生活异常艰苦。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效益低。据统计全镇还有9个自然村不通公路,要修通这 18.3公里 路需投资91.5万元以上;解决人畜饮水困难需投资50万元以上,且投入量大而产出率低。二是农业实用技术推广难。由于受到打工经济的影响,中青年农民大多外出打工,新型农业实用技术推广难度大,从而阻碍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四)隐蔽性返贫因素难以控制和扶持

一是受人口素质的影响,对农产品销售市场缺乏科学定位,生产经营适得其反,血本无归形成的贫困。二是灾害重建、规模发展至收益过渡期间形成的贫困。对于这两种致贫因素,难以认定扶持范围和标准,既使配套了相应政策也难以到位。

(五)阶段性外出务工人员过多导致农村劳动力暂时缺乏

在非农忙季节,各村主要劳动力(1850周岁劳动力)外出比例非常高,在短期内,这种劳务输出的确给其家庭带来一定的收入,但却使得一些财政扶贫资金项目难以实施,生产生活条件得不到改善,长期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六)扶贫资金投向范围偏小

贫困村分类有利于政府对扶贫开发进行分批引导,确保资金投向实现整体(整村)公平,但以一类、二类作为资金投向的导航器有时难以实现各村的协调发展,扶贫开发在一定时期内显得力度不够,范围不广。

三、思路与对策

经过八七扶贫攻坚,全镇扶贫开发工作的发展方向已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发生了新的变革。主要表现在:扶贫主体已由政府主导向全社会参与扶贫发展;扶贫方式已由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发展;扶贫开发的范围已由就地开发向异地开发发展;扶贫开发战略已由分散扶持向集中扶持发展。在重点贫困村,我们主张实施整村推进的扶贫方式。

(一)严肃政策,锁定对象,突出重点区域。

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要进一步严格各项扶贫开发政策,突出扶贫开发的主体地位。一是要切实抓好扶贫开发政策的落实,让贫困农民享受政策,得到实惠,得到发展;二是要进一步锁定贫困村和贫困对象。以6个重点村1608个贫困对象为主战场,突出工作重点,明确工作对象和范围;三是认真实施规划与管理。要进一步充实、完善规划,维护规划的法律性、科学性、严肃性,要切实做到计划围绕规划下,项目按照规划做,资金随着规划走。

(二)量化标准,把握质量,突出重点项目。

第一,狠抓产业基地建设。一是大力调整结构,抓好贫困农户的产业基地建设。按照全镇产业布局,应着重加强贫困农户的产业规划及发展工作,通过几年努力使贫困农户人均支柱产业达到0.8亩以上;二是切实抓好以畜禽为主的养殖业发展。合理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巩固引种成果,提高优质畜禽出栏比例,建立优质商品猪、羊、牛、家禽等生产基地,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抓住西部开发的大好机遇,积极培育养殖大户,在政策、资金、技术、信息、服务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让大户引导、带动贫困户发展,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三是因地制宜,大力培育特色经济。对于产业优势较弱的贫困地区,应立足于本地特色,面向市场,挖掘本地土特新奇产品,走小而精、特而优之路,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新门路。

第二,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治本措施。一是坚持按照农业产业化、优化社区结构、效益优先的原则,加快扶贫公路建设步伐,在确保实现村村通公路的基础上,提高村通公路的通达能力;二是切实抓好水利设施建设,解决贫困农户的饮水困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三是加强基础设施质量监管,巩固建设成果,确保一次建成,永久受益。

第三,大力推进旅游扶贫。大力实施旅游兴镇战略,充分利用上郎德村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积极探索文化旅游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新思路、新方法。以下郎德村、铜鼓之乡乌流村、芦笙之乡南猛村等人文景观为依托,扩大经营规模和就业岗位,覆盖贫困地区农民,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科学分析,宏观决策,做好扶贫工作。

第一,要构筑抗灾救灾、扼制返贫,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一是政要把抗大灾的准备工作力争做到万无一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二是扶贫、民政、卫生、财政、水电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做好现场监测调查,确保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并且准确及时的汇总相关资料,并区分不同情况进行分类,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出台政策提供切实有效的依据,力争做到贴近于现实,贴心于人民。

第二,宏观调控,微观政策。在抗灾扼贫工作中要把握大局,注重方略。一是产业规模拓展要根据市场状况,由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科学设计、捆绑资金、集中财力、整体推进二是配套政策宜实、宜细、宜操作、宜落实。对于受产业调整影响,过渡期贫困现象要制定区域产业发展新政策;对于因灾(自然灾害、疫灾)影响而返贫的要集中资金、加大投入、一步到位、不留后患;对因主劳多病而导致返贫的要采取政府扶持,社会帮扶相结合的政策措施,注重扶智力、志气,辅以适当钱物,着力发展产业,特殊安排就业。

第三,落实责任,逐个击破。要竭力想方设法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改善返贫人口的物质文化生活环境。在实际工作中,一是民政、财政、扶贫、土管、林业、农业、公安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并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二是针对不同返贫对象,由政府主导、社会帮扶、农户自筹、亲友馈赠,使之在一、二年内恢复原气,挤入解决温饱的行列;三是特殊情况要特殊照顾。各主管部门要放宽受灾贫困户用地、用林等政策,适当免收费用;优先配备生产生活用地和经济林园,满足生产资料的供应;各类企事业单位要放宽招工条件,予以照顾。共同营造全社会抗争贫困,消除贫困的良好的氛围。

(四)创新思路,完善机制,探索扶贫新路子。

第一,拓宽思维,进一步整合扶贫力量。一是大力实施农村社区扶贫。充分发挥农村的先进力量,突破性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破解农村公益事业难办的难题,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二是进一步明确扶贫责任区。把扶贫任务、目标、措施落实到人,把责任区的扶贫成效与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相挂钩,做到有领导抓、有专人管,工作年初有计划、半年有检查、年底有总结;三是拓宽社会帮扶渠道。社会帮扶工作已不仅仅是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的责任,要积极鼓励社会团体、民营企业、个体工商大户等群体融入到社会帮扶工作中来,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帮扶工作中的的重要作用,要把他们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总结好、完善好、宣传好,使之成为社会帮扶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第二,整村推进,大力实施参与式扶贫。一是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群众,增强人民群众的自我发展意识,把政府推动的扶贫开发变为群众脱贫致富的自觉行动。实施到户的项目,都要由群众自愿提出申请,正确处理好项目实施过程中群众投工投劳与农民减负的矛盾,牢牢把握依法办事,手续完备,不留后患。坚持群众自力更生,实行以工代赈,验收兑现;二是把工作做到村做到户,把项目落实到户,把政策补助到村到户,解决好重点乡、村的交通、水利、通讯和群众看病难、子女入学难等问题,为他们实现脱贫致富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加强监管,增强项目资金管理的透明度。按照资金性质不变、管理渠道不乱、集中投入、各记其功的要求,项目资金实行专人、专帐、专户管理,所有项目要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做到项目到村、任务到户、登记造册、张榜公布。

第三,依托资源,大力扶持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一是培育农村能人。引导一部分有头脑、有胆识、敢创敢干的农民专门从事农产品销售。政府要大力加强引导、扶持,提高中介组织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真正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结起来;二是积极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的加工企业要向精深加工的方向发展,提高加工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实现由初加工向精加工转变。进一步拓宽农产品加工范围,由传统地对粮食加工向土特产品、稀有产品加工转变。逐步提高加工水平,扩大加工规模,由小规模、低档次的手工作业向大规模、上档次的加工企业发展转变,提高农副产品加工的科技含量和综合效益,努力形成多元化竞争,多主体进入,多渠道流通的新格局。

第四,在扶贫项目的实施方式上,改由容易造成监管不力、群众配合不够的部门包揽转向由主管部门指导监管、乡镇负责、各村实施的方式,分清职责,明确责任,充分调动村、乡(镇)、部门三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最大合力推进项目的有效实施。

第五,在扶贫资金投向上,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并重,在保证对重点贫困村寨资金投入的同时,对不属于重点村寨,但确实需要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且群众积极性高的项目要适当安排资金投入。

第六,扶贫开发要与社会救助相结合。对具备一般劳动能力的,要通过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来提高生活质量;对擅长种养殖技术的,应适当协助其投入一定得启动资金,拓宽其收入渠道和收入水平;对不具备劳动能力的,要加大社会救助力度,直接解决其生活困难。

【第8篇】专项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

了解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紧紧瞄准贫困人口,以减少贫困、缩小差距、增加收入、构建和谐为目标,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中心,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重点,积极拓宽扶贫资金筹集渠道,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增强贫困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探索与化隆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扶贫工作新模式,扎实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现就对全镇扶贫开发进行的调研情况形成报告如下。

一、甘都镇基本情况

二、取得的工作成效及经验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之处

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社会经济的落后状况,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我镇仍然面临严峻的形式。

【第9篇】2023镇专项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

了解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紧紧瞄准贫困人口,以“减少贫困、缩小差距、增加收入、构建和谐”为目标,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中心,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重点,积极拓宽扶贫资金筹集渠道,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增强贫困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探索与化隆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扶贫工作新模式,扎实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现就对全镇扶贫开发进行的调研情况形成报告如下。

一、甘都镇基本情况

甘都镇位于化隆县东南部黄河沿岸,离县城25公里,总面积为16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900米,年平均气温为8.7℃,气候适宜,属化隆县三大川水乡镇之一,也是化隆县的主要农业生产基地。全镇共有25个行政村,86个社6871户,总人口3.13万人,有回族、撒拉族、汉族、藏族、东乡族五种民族,少数民族占90.6%。全镇总耕地面积为xx1亩,人均耕地面积为0.72亩,农作物以冬小麦为主,兼温棚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以“拉面经济”为主的劳务经济第三产业收入占48.6%,以农牧业为主的第一产业收入占收入占33.33%,以“拉面经济”为主的劳务收入已经成为全镇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历年扶贫工作进展情况:随着国家对扶贫工作的大力支持,xx年我镇积极争取在唐寺岗、牙目、桥头、东五、下四合生、朱乎隆六个村的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涉及农户744户,发放扶贫资金372万元;xx年在甘都街、阿化、西滩三个村种植薄皮核桃1300亩;xx年根据《青海省农村牧区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方案》要求,我镇通过行政村申请、政党政班子会议研究,上级扶贫部门审核确定了上四合生、牙路乎、关巴、东六、东七、甘都街、阿化、西滩8个行政村为贫困村,xx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均在2736以下,贫困率均在42.5%以上。通过农(牧)户申请、村(牧)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村(牧)委会核实、镇政府审核,确定了贫困户1355户(5257人)。对所有贫困户进行了建档立卡工作;xx年初对贫困户数据进行了更新,初步确定了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

二、取得的工作成效及经验

近年来,我镇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原则,扎实开展我镇解困脱贫工作。主要做法:1、加大宣传力度,是搞好扶贫工作的前提。按方案宣传,镇、村分级召开贫困户认定动员大会,宣传扶贫政策和扶贫方案。对外出打工及未能到会的群众,通过入户走访、电话通知等方式做好宣传,努力做到政策方案“家喻户晓”,营造全村上下共同支持、共同参与、共同监督的工作氛围。2、正确决策、科学决策是扶贫开发成功的关键。深入调研,方案制订科学化。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从国家扶贫政策和村情、户情出发,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符合实际的扶贫规划。填好扶贫对象基本信息表,重点弄清家庭人口、收入来源、支出负担、存款或负债额度、致贫原因、脱贫依靠等问题;建立专门数据库,对所有认定的对象,将搜集到的情况进行信息录入。通过深度分析贫困对象的基本信息,根据其家庭实际,综合考虑所在村社相关情况,明确了“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脱贫思路。3、严格按程序认定是搞好扶贫工作的准则。按照“户主申请、村民小组提名、村民代表评议和票决、村委会审查、镇政府审核、县扶贫局审批”的程序,坚持做到条条到位、环环尽责。特别在代表评议环节上,我镇注重突出民主性、广泛性,要求评议小组至少30人以上,且每个村民小组不得少于5人;在镇政府审核环节上,组织干部到各个村民小组开展入户调查,进一步了解申请户主的基本情况,确保对象认定不出现偏差。4、强化保障,资金筹措多元化。坚持创新扶贫参与机制,构建各界广泛参与的大扶贫格局。一是我镇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扶贫资金、项目。二是通过项目整合,积极整合国土、发改、水利、林业、卫生、交通等方面的项目资金,将钱用到通村公路硬化、安全饮水工程、卫生室建设、电力改造等“刀刃”上。三是群众“凑”。发挥困难群众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在扶贫过程中力所能及地投入资金。5、跟踪问效,信息管理动态化,建立长效机制。坚持动态识别、动态管理,保持扶贫对象的精确性和政策投放的精准性。建立定期回访机制。按季度对贫困户进行回访,及时了解困难情况、增收状况,对于脱贫效果不理想的,及时调整扶贫方案,纠正扶贫措施。6、群众自觉行动,苦干实干是根本。使群众改变观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力更生,苦干实干是扶贫开发工作成功的动因。

总结的经验:我镇充分利用扶贫资金,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把国家的帮助和自身结合起来,有效推动了我镇谋求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激发群众依靠自己力量发展生产的积极性。1、地理条件优越。我镇位于县东南部黄河沿岸,离县城25公里,平均海拔1900米,海拔较县城低近1000米,年平均气温为8.7℃,气候温和,日照时间长,适宜种植各类蔬菜、瓜果及药材等经济类作物,且交通便利,202省道贯穿境内与循化县连接,石甘公路与石大仓乡相连,公伯峡电站公路与循化县红旗乡相连,适合发展特色种植业。2、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拉木峡丹霞地貌、公伯峡电站、苏只电站、水车生态园区、“黄河彩篮”蔬菜种植基地、马步芳公馆、阿河滩清真寺和古树等丰富的自然旅游观光资源,并可依托宽广的库区水域资源,发展冷水养殖、水上娱乐等项目,打造黄河谷地旅游、观光、娱乐、餐饮为一体的服务产业。3、民俗文化有待开挖。我镇以回族和撒拉族居多,占全镇总人口的86%,回族和撒拉族擅长做可口的饭菜,尤其是撒拉族的民族特色餐负有盛名,回族的“刺绣”也享有名誉,有收藏黄河奇石的爱好,且这两个民族热情好客,可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扶持发展农家乐、民族餐等民族特色餐饮业。4、劳务经济渐成规模。全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不断加大,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农村外出打工、就地从业、回乡创业的人数越来越多,拉面经济明显提升了农民收入,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特别是青壮年农民谋生就业、脱贫致富的主要收入来源和支柱产业。5、扶持产业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我镇大力扶持带头致富群众新建畜禽养殖规模、冷水养鱼、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的生产规模,农业组织化程度得到不断提高,从而带动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之处

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社会经济的落后状况,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我镇仍然面临严峻的形式。

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9篇范文)

一、历年扶贫开发情况(一)历年扶贫开发情况(二)取得的成效1、群众解决温饱步伐加快。通过推广“两杂”,发展冬季农业,项目村群众粮食获得了丰收,通过推广科学养猪、种植蔬菜、改造低产茶园、发展经济林果,群众经济收入不断增加。2、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为今后稳定解决温饱打下了基础。通过建设卫生路、架电、通路、猪厩、沼气、厕所、人畜饮水、安居工程、新开农田、新修水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养殖业、经济林、冬季农业等途径,各项目村实现了通路、通电、通水,科学养猪、科学种田,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等目标,为下一步稳定解决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开发工作调研范文

  • 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9篇范文)
  • 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9篇范文)68人关注

    一、历年扶贫开发情况(一)历年扶贫开发情况(二)取得的成效1、群众解决温饱步伐加快。通过推广“两杂”,发展冬季农业,项目村群众粮食获得了丰收,通过推广科学养猪、 ...[更多]

  • 61人关注

    一、xx县贫困人口现状: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20**年)》对贫困县乡村的划定,目前,我县有省级插花贫困乡3个,贫困村20个。2022年初,全县20个乡镇场有贫困户51 ...

调研报告热门信息

网站地图